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山岭隧道工程,该隧道为分离式 双向四车道公路隧道,起讫桩号K23

admin2022-08-02  30

问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山岭隧道工程,该隧道为分离式 双向四车道公路隧道,起讫桩号K23+510~K26+235,全长2725m。岩性为砂岩、页岩互层,节理发育,有一条F 断层破碎带,地下水较丰富。因此,施工期间,项目部 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在全隧开展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加强施工监测。隧道埋深18~570m,左、右洞间距30m,地质情况相同,围岩级别分布如图所示。隧道纵断面示意图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隧道设钢支撑和仰拱。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开工前,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Ⅳ级和Ⅴ级围岩的连续长度及合计长度进行了统计,并由(A)负责对该隧道进行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出具了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B)、(C)、评估 内容、评估结论及对策等。事件二:施工单位采用钻爆法开挖。开挖方式和开挖顺序如下图和表所示,并按①→⑨的顺序作业。事件三:隧道开挖过程中,加强施工监测,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等。其中某断面围岩量测 数据绘制位移(u)—时间(t)关系图见下图。位移(u)—时间(t)关系图事件四:隧道拱墙、仰拱及注浆防水施工有如下做法:(1)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32℃。(2)拱墙混凝土从拱顶向两侧边墙、由上向下依次 分层、对称连续浇筑,两侧混凝土浇筑高差不应大于0.5m,同一侧混凝土浇筑面高差不应大于1.0m。(3)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4)仰拱混凝土超前拱墙混凝土距离一般不宜大于 拱墙衬砌浇筑循环长度的3 倍。(5)仰拱衬砌混凝土分左右半幅分次浇筑,一次浇筑长度不宜大于5.0m。(6)仰拱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密实。(7)钻孔注浆顺序应由上往下、由多水处到少水处,顺序钻注。【问题及答案】1. 按长度划分,该隧道属于哪种隧道?说明理由。2.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有哪些方法?地质超前预报内容有哪些?3. 事件一中A、B、C 各代表什么?4. 改正事件一中③→⑥的施工工序,说明修改原因。 补充表列⑦~⑨项工作的内容。5. 补充事件三必测项目的名称。指出该段围岩位移 管理等级,并写出应对措施。6. 逐条判断事件四种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

选项

答案

解析 1. 该隧道为长隧道。
理由:隧道长度小于等于3000m,大于1000 为长隧道。该隧道长为2725m。
2. (1)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物理探测法、超前导洞法、水力联系观测法。
(2)地质超前预报内容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下水。
3.A—施工单位,B—评估方法,C—评估步骤。
4.正确的工序是:④→⑥→③→⑤。
修改理由是:下台阶应先开挖围岩较弱处,各部分初期支护应在开挖后立即进行(或早支护、或边开挖边支护)。
表列 ⑦ 核心土开挖,⑧ 施工仰拱,⑨ 施作二次衬砌。
5. (1)补充必测项目还有:周边位移、地表 下沉、拱脚下沉。
(2)该段围岩位移管理等级为Ⅰ级管理。应采取特殊措施,比如:① 暂停开挖;②人员撤离;③ 加强支护(临时仰拱、缩短钢支撑间距、扩大钢支撑截面和初期支护厚度等);④ 加强监控量测(缩小监测测点间隔和增加监控量测频率等)。
6.(1)正确。
(2)错误。改正:混凝土应从两侧边墙向拱顶、由 下向上依次分层、对称连续浇筑,两侧混凝土浇筑高差 不应大于1.0m,同一侧混凝土浇筑面高差不应大于0.5m。
(3)正确。
(4)错误。改正:仰拱混凝土超前拱墙混凝土距离 一般不宜大于拱墙衬砌浇筑循环长度的2 倍。
(5)错误。改正:仰拱衬砌混凝土应整幅一次浇筑成形,不得左右半幅分次浇筑,次浇筑长度不宜大于5.0m。
(6)错误。改正:仰拱混凝土浇筑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7)错误。改正:钻孔注浆顺序应由下往上、由少水处到多水处,隔孔钻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272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