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建筑工程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高速公路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双向 6 车道,宽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高速公路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双向 6 车道,宽
admin
2022-08-02
43
问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高速公路的一座分离式隧道,双向 6 车道,宽 2×14m。左线 ZK44+300~ZK45+700,长度 1400m,右线 YK44+310~YK45+722,长度 1412.3m。根据地质详勘报告,隧址区域地下水分布广泛,地表、地下水力联系十分复杂,岩溶、高压富水的发育受岩性与构造控制。洞身围岩为Ⅳ级~Ⅴ级。为防止左右洞在同一断面同时开挖,对两隧道之间围岩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右洞从进口主攻、左洞从出口主攻的方法开挖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施工单位对隧道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专项风险等级Ⅲ级。施工单位对隧道涌水、突泥事故从前期资料收集、施工计划等方面分级制定控制措施,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进行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审批程序不合理,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整改后再施工。事件二: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落实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确保隧道施工不出现塌方事故。隧道监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拱脚下沉、地表水平位移、围岩体内位移、围岩压力等。其中某断面围岩量测数据绘制位移(u)-时间(t)关系图见下图。
事件三:支护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的工序包括:①开挖;②超前支护;③初喷;④锚杆、钢筋网、钢拱架;⑤复喷至设计厚度。【问题】1.该隧道内的施工排水用什么方法?2.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3.该隧道的监测项目中哪些属于必测项目?必测项目还差哪个项目? 4.指出事件二中该段围岩位移管理等级,并写出应对措施。5.写出事件三中正确的支护施工工序
选项
答案
解析
1.该隧道的上坡施工段(右洞),施工排水采用两侧挖排水沟、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采用顺坡自然排水的方法排水;下坡施工段(左洞),施工排水采用挖集水井汇水、抽水机接力抽水、单侧挖排水沟的方法排水。
2.(1)合理。
(2)理由:重大风险源(隧道涌水突泥事故)的监控与防治措施、应急预案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论证或复评估。
3.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拱脚下沉属于必测项目。必测项目还有地表下沉。
4.(1)该段围岩位移管理等级为Ⅰ级。
(2)应对措施:暂停开挖,人员撤离,加强支护,加强监控量测。
5.支护施工工序②超前支护→①开挖→③初喷→④锚杆、钢筋网、钢拱架→⑤复喷至设计厚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224833.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梁式桥通常属于()桥。A.上承式 B.中承式 C
进行浅埋暗挖施工方案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有()。A.可用的施工机械 B.隧道断
小导管注浆是浅埋暗挖隧道超前支护的一种措施,其应用条件有()。A.在软弱、破碎
关于喷锚暗挖法施工隧道防水结构设计与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A.复合式衬砌以
暗挖隧道内常用的技术措施有()。A.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 B.小导管周边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差的地层、修建跨度不大于()m的隧道。A
某公司承建一项城市桥梁工程,设计为双幅分离式四车道,下部结构为墩柱式桥墩,上部结
(2020年真题)竣工时,需移交建设单位保管的施工资料有( )。A.设计变更通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下部结构采用重力
暗挖隧道内常用的技术措施正确的有( )。A.降低地下水位 B.管棚超前支护
随机试题
HowShouldTeachersBeRewarded?[A]Weneverforgetourbest
HumanMigrationHumanmigration:thetermisvague.
下列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中,不受建设期长短、投资回收时间先后及现金流量大小影响的评价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血的传播途径中下列哪一条几乎是不可能的A.母婴传播 B.消化
患者,35岁,子宫全切术后3日出现腹胀、便秘,最佳的灌肠方法是A.大量不保留灌肠
含有碧玉散的方剂是A.大柴胡汤B.蒿芩清胆汤C.半夏泻心汤D.防风通圣散E.甘草
关于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任务越简单,越能激励自己努
(2020年真题)甲公司有一基本生产车间,对外承接工业型加工服务,按照客户订单组
根据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禁止类外商投资项目的是()。A.
在第三代航站楼信息集成系统中,行李处理、安检信息管理系统都是直接与( )进行信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