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包含的地图内容如下(参见9.2考点4)。
①水系。正确反映不同区域的水系类型和形状特征。正确表示河流主支流关系、岸线弯曲程度及河渠网、湖泊的形状特征、分布特点和不同区域的密度对比;充分表示水利设施;正确反映海岸的类型和岛礁分布,正确表示水系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②居民地。正确表示居民地的位置、行政意义及名称,反映各地区居民地分布特征以及居民地密度对比,处理好居民地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③交通。正确表示道路的类别、等级、通向和形状特征,反映不同地区间交通网的密度对比,正确表示水运及其他交通设施,正确反映交通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④地貌。正确表示各类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清晰显示山脉和分水岭走向,保持地貌结构线、特征点位置和名称注记,处理好地貌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⑤境界。正确反映境界的等级、位置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不同等级的境界重合时表示高等级境界符号,与其他地物不重合的境界线应连续表示;境界交汇处和转折处应以点或实线表示。境界符号两侧的地物符号及其注记不应跨越境界线。
(2)地图要素分为点、线、面要素,主要要素关系冲突如下(参见9.2考点5)。
①点点冲突:保证高层次点状要素图形完整,并对低层次点状要素移位。
②点线冲突:保证点状要素图形完整,线状要素图形与点状要素图形重叠部分应隐去。
③点面冲突:保证点状要素图形完整,并将原多边形分解为一多边形加一内含多边形。
④线线冲突:保证高层次线状要素图形完整,低层次线状要素图形与高级别线状要素图形重合部分应隐去。
⑤线面冲突:保证线状要素图形完整,并将原多边形分解为若干个子多边形。
(3)居民地选取原则如下。
①县级以上的居民地全部表示。
②乡、镇级居民地一般全部选取。
③其他居民地按由主到次、逐渐加密的原则按图上每100 cm2选取100~130个的密度选取,应先选取农场、林场、牧场、渔场及位于道路交叉口、道路端点、通航起止点、河流交汇处、山隘、渡口、制高点、重要矿产资源地、文物古迹等处及有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居民地。
④人烟稀少地区的居民地一般应全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