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甲承接了一座 3×30m 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工程,下部构造为

admin2022-08-02  19

问题 某施工单位甲承接了一座 3×30m 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工程,下部构造为重力式桥台和桩柱式桥墩,总体布置如下图所示。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地质钻探资料揭示, 1 号、2 号墩有厚度 5~8m 不等的砂卵石覆盖层,其强度大于25MPa,卵石平均粒径为 20cm,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层。设计要求桩基在低水位期间采用筑岛钻孔法施工。事件二:施工单位甲将桩基施工分包给施工单位乙,并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了双方安全隐患排查中的职责。事件三:项目部对预制构件的存放做了如下要求:(1)存放台座应坚固稳定,且宜高出地面 200mm 以上。(2)直接支承在坚硬台座上时,应注意支撑稳固。(3)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3 个月。(4)多层叠放时,上下层垫木不得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事件四:桥梁上部结构的主要施工工序包括:①安装临时支座;②拆除临时支座;③安放永久支座;④架设 T 梁;⑤浇筑 T 梁接头混凝土;⑥现浇 T 梁湿接缝混凝土; ⑦浇筑横隔板混凝土;⑧张拉二次预应力钢束。【问题】1.开展 1 号墩顶测量放样时,应控制哪两项指标?2.图中 A 是什么临时设施?有何作用?3.事件一中根据地质条件,宜选用何种类型钻机施工?4.事件二中在双方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中,施工单位甲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负有哪些职责?5.逐条判断事件三中构件的存放要求是够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6.对事件四中上部结构主要施工工序进行排序(用圆圈的数字表示)。

选项

答案

解析 1.控制两项指标是:墩顶坐标(或位置,或轴线,或偏位)和高程(或标高)。
2.A 为钢护筒,作用是稳定孔壁、防止坍孔,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起到钻头导向作用等。
3.宜选用冲击钻机。
4.包括统一协调(或全面负责,或连带责任,或沟通管理) ;监督管理(或甲方发现乙方的安全问题,要求乙方改正) 。
5.(1)正确。
(2)不正确。改正:支点处应采用垫木和其他适宜的材料进行支承,不得将构件直接支承在坚硬的存放台座上。
(3)正确。
(4)不正确。改正:当构件多层叠放时,层与层之间应以垫木隔开,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6.上部结构主要施工工序如下:①→③→④→⑦→⑥→⑤→⑧→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514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