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建筑工程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高速公路施工,K8+126 处有一座主跨为 9×30m 预应力混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高速公路施工,K8+126 处有一座主跨为 9×30m 预应力混
admin
2022-08-02
35
问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高速公路施工,K8+126 处有一座主跨为 9×30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该桥为旱桥,中间桥墩位于低洼地带,地下水较低,地质条件为硬土。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吊装,梁体采用后张法施工。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 1:依据导线总水准点测量控制网资料和施工设计图上的桩位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画出上部圆周,并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桩位线定好后,作好护桩,监理复查认定不合格。事件 2: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开挖,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有效控制桩孔的截面尺寸,当挖到第一节完毕时,模板预留 0.3m 以上高出原地面,每节的开挖高度应根据土质和设计而定,一般以 0.9~1.2m 为宜。第一节开挖完毕后,支护壁模板,护壁模板支好后应立即浇筑护壁混凝土,护壁材料采用 C20 混凝土,护壁厚度为 10cm,人工浇筑,人工捣实,护壁混凝土应根据气候条件,一般情况下浇灌完毕须经 24h 后可拆模。挖孔桩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事件 3: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张拉使用的张拉机及油泵、锚、夹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以准确标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间的关系曲线。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预应力轴线重合,两端各项张拉操作必须一致。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事件 4:施工单位在第 2 片梁的张拉过程中,出现钢绞线的断丝现象,据检测,断丝数量超过设计规定的允许数量。【问题】1.指出事件 1 中的错误并改正。2.事件 2 中模板预留 0.3m 以上高出原地面的原因是什么?3.写出挖孔桩示意图中 A 和 B 的名称。4.写出事件 3 中双控指的是什么?5.事件 4 中施工单位应该如何处理?
选项
答案
解析
1.错误之处: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画出上部圆周,并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
改正: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
2.原因是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
3.A 是护壁,B 是模板。
4.采用双控,即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束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
5.施工单位应对断丝钢束卸荷、退锚、换钢束,重新张拉至设计应力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50226.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一建公路工程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港口与航道工程在受冻地区海水环境中,水位变动区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的抗冻融等
后张法预应力(较先张法)优点是()。A.施工安全性较高 B.不需要张拉台座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是()。A.同样荷载下结构断面小 B.结构抗裂能力强
PHC桩(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高速离心成型、常压和高压蒸养,混凝土强度等级
现行行业标准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的表观质量有一系列规定,其中裂缝方面要求有
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筋的张拉,应控制在其()范围之内。A.塑性变形 B.弹性变形
对于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工程,处于浪溅区、水位变动区和大气区的高性能预应力混凝土
我国海水环境严重受冻港水位变动区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的抗冻等级标准为()。
港航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常用钢丝钢绞线的伸长率范围为()。A.10%~20%
高性能混凝土在常温下至少养护15d,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位于( )钢筋混凝土构件
随机试题
[originaltext]Now,listentoPartTwooftheinterview.M:So,youareinterest
[originaltext]Hello,everyone.Iwanttosharesomethingaboutmyselfwith
对于路面工程的计量,采用的是( )。A.按照施工单位完成的数量论体积计量 B.
积分区间为对称区间,被积函数为奇函数,因此
建筑物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按规定采用,下列房间取
采用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时,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基层间宜设置()。A.保温层
“为人师表”的具体内容不包括()。A.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
教师在组织幼儿玩“老狼、老狼几点钟”体育游戏时,先用语言讲解游戏的玩法,再请几个
关于单层有吊车厂房伸缩缝区段的纵向排架柱间支撑布置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你的同事当众批评你的时候,你怎么办?”属于()提问技巧。A.开放式 B.封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