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大型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电站、泄洪隧洞、引水发电隧洞、溢洪道组

admin2022-08-02  21

问题 【背景资料】某大型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电站、泄洪隧洞、引水发电隧洞、溢洪道组成,大坝为黏土心墙砂壳坝。该枢纽工程除险加固的主要工程内容如下。(1)坝基帷幕灌浆。(2)坝顶道路拆除重建。(3)上游护坡拆除重建(▽66.5m~▽100.0m)。(4)上游坝坡石渣料帮坡(▽66.5m~▽100.0m)。(5)引水发电隧洞加固。(6)泄洪隧洞加固。(7)黏土心墙中新建混凝土截渗墙。(8)溢洪道加固。(9)下游护坡拆除重建。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特征水位、坝顶和坝底高程详见附图。泄洪隧洞和引水发电隧洞进口底高程分别为42.0m、46.0m,溢洪道底板高程为82.0m。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期非汛期库水位为66.0m,施工期汛期最高库水位为80.0m,截渗墙施工时上游坝坡石渣料帮坡需要达到的最低高程为81.0m。工程总工期为20个月,自2007年10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汛期为7~9月份。考虑发电和灌溉需要,引水发电隧洞加固必须在2008年4月30日前完成;为保证工期,新建混凝土截渗墙必须安排在第一个非汛期内完成。本工程所用石渣料及抛石料场距工程现场5.6km,石渣料帮坡设计干密度为2.0g/cm3,孔隙率为26%。河床段坝基为厚8.0m的松散~中密状态的粉细砂,下卧裂隙发育中等的基岩,混凝土截渗墙厚度0.8m,入基岩深度2.0m。基岩帷幕灌浆按透水率不大于5Lu控制。工程建设过程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编制了总进度计划,其中部分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见表6。事件2:本水库枢纽工程共分为1个单位工程和9个分部工程,9个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6个分部工程质量优良,主要分部工程质量全部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2%。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齐全。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该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优良。问题:1.为保证混凝土截渗墙和防渗帷幕共同组成的防渗体系安全可靠,并考虑升级要求等其他因素,请给出①、②、④、⑦项工程内容之间合理的施工顺序。2.指出并改正事件1中进度安排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3.本工程上游坝坡石渣料帮坡施工适宜的施工机械有哪些?干密度的检测方法是什么?4.指出题中混凝土截渗墙施工难度最大的区段,并说明理由。5.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指出并改正事件2中关于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解析 1、
 为保证混凝土截渗墙和防渗帷幕共同组成的防渗体系安全可靠,并考虑升级要求等其他因素,①、②、④、⑦项工程内容之间合理的施工顺序为:④—⑦—①—②。

2、
事件1中进度安排的不妥之处和改正方法及其理由如下:
  (1)泄洪隧洞加固施工进度安排不妥,应安排在2008年10月1日以后(2008年汛后)开工,2009年5月31日之前完工。
  理由:引水发电隧洞加固必须安排在2008年4月30日之前完工。期间泄洪隧洞需要大幅水库非汛期导流任务。
  (2)上游护坡重建施工进度安排不妥,应安排在2008年6月底(2008年汛前)施工至80.0m高程以上。
  理由:2008年汛期安全度汛的需要。

3、
  (1)上游坝坡石渣料帮坡施工适宜的施工机械有挖掘机、自卸汽车、推土机、振动碾。
  (2)干密度的测定,黏性土一般可用体积为200~5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砂可用体积为5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砾质土、砂砾料、反滤料用灌水法或灌砂法测定;堆石因其空隙大,一般用灌水法测定。当砂砾料因缺乏细料而架空时,也用灌水法测定。因此,本工程干密度检测的方法是灌砂法(灌水法)。

4、
  (1)题中混凝土截渗墙施工难度最大的区段为B区段。
  (2)理由:因河床段坝基为厚8.0m的松散~中密状态的粉细砂,砂层中施工混凝土截渗墙易塌孔、漏浆。

5、
  (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事件2中关于单位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不妥。
  (2)理由:因为分部工程质量优良率=(6/9)×100%=66.7%<70%,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2%,小于85%,大于70%,且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所以其单位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433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