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建筑工程
某项目部承建居民区施工道路工程,制定了详细的交通导行方案,统一设置了各种交通标志
某项目部承建居民区施工道路工程,制定了详细的交通导行方案,统一设置了各种交通标志
admin
2022-08-02
34
问题
某项目部承建居民区施工道路工程,制定了详细的交通导行方案,统一设置了各种交通标志、隔离设施、夜间警示信号,沿街居民出入口设置了足够的照明装置。工程要求设立降水井,设计提供了地下管线资料。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由于位置狭窄,部分围挡设施占用了绿化带,接到了绿化管理部门的警告。事件2:实名制检查中发现工人的工作卡只有姓名,没有其他信息。事件3:降水井护筒施工过程中,劳务人员在开挖施工时发现了过街的电力管线套管,于是项目部要求停止施工,并降低了开挖高度,绕开施工。【问题】 1.对于背景资料中交通导行方案的落实,还应补充哪些保证措施 2.事件1中,围挡的设置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纠正 3.事件2中,按照劳务实名制规定,劳务人员佩戴的工作卡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4.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管线调查可能存在哪些不足
选项
答案
解析
1.为保证交通导行方案落实,还应补充以下保证措施:(1)严格划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范围;(2)严格控制临时占路时间和范围;(3)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应与作业队签订施工交通安全责任合同;(4)依据现场变化,及时引导交通车辆,为行人提供方便;(5)施工现场按照施工方案,在主要道路交通路口设专职交通疏导员,积极协助交通民警搞好施工和社会交通的疏导工作;(6)必要处搭设便桥。为保证居民出行和夜间施工创造必要的条件。
2.存在的问题:围挡占用绿化带未获批准。
纠正:先停止占用或恢复原状,向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补办临时用地手续,并优化作业面。
3.施工人员工作胸卡应该包含的内容:身份证号、工种、所属分包企业。
4.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管线调查可能存在的不足:(1)进场后没有依据建设方所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坑开挖范围内及影响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地面建筑物等有关资料,没有查阅有关专业技术资料,没有掌握管线的施工年限、使用状况、位置、埋深等数据信息;(2)对于资料反映不详、与实际不符或在资料中未反映管线真实情况的,没有向规划部门、管线管理单位查询,没有在必要时在管理单位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坑探以查明现状。对于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地面、地下建(构)筑物,必须查阅相关资料并经现场调查,掌握结构的基础、结构形式等情况。将调查的管线、地下建(构)筑物的位置埋深等实际情况按照比例标注在施工平面图上,并在现场做出醒目标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39578.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一建市政公用工程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交通标志主要包括()等。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主标志下的
为防止隧道衬砌施工中裂缝的产生,衬砌厚度应根据()确定。A.衬砌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流沙地段施工应首先关注的重点是()。A.开挖面加固 B.治水 C.尽快衬砌
关于井点降水施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降水宽度小于6m,深度小于5m时
涌水段施工采用超前钻孔排水时应符合的要求有()。A.应使用轻型探水钻机或凿岩机
正确的预防隧道施工塌方的措施包括()。A.先排水 B.长开挖 C.弱爆破
隧道施工预支护技术中,()主要适用于围岩压力来得快、来得大,用于对围岩变形及地
隧道施工衬砌的安全技术中,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
涌水地段隧道施工,处理涌水的辅助施工办法是()。A.坡排水 B.超前钻孔或辅
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收敛计用来测量()A.拱顶下沉 B.地表下沉 C.围
随机试题
Turninyourcollectionofindustry-suppliedfreebiesandGoodmanwillsend
AnEnglishschoolboywouldonlyaskhisfriend:"Wassatime,then?"Tohist
Peoplearelivingmuchlongerlivesthaneverbeforebutnotallenjoytheir
找死的年轻人 周涛 从前,有个年轻人,他很忧郁,总觉得自己生活得很不幸。他从
资产负债表下列项目中,A.交易性金融资产 B.缺 C.资本 D.缺
灰浆搅拌机运转中,不得用手或木棒等伸进搅拌筒内或在筒口清理灰浆.
回答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的技术要求。(5)环行线圈车辆检测器性能技术要求有(
(2017年真题)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工作不仅注重缓解弱势群体的物质生活困难,还开
局域网络服务访问点(SAP)的位置处于()A.LLC子层与高层的交接面上 B.
模仿法亦可称作()。单选A.观察法 B.暗示法 C.示范法 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