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3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系普通办公楼,建于非地震区,如题图所示,

admin2022-08-02  26

问题 某3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系普通办公楼,建于非地震区,如题图所示,圆形平面,直径为30m;房屋地面以上高度为150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可忽略扭转影响。按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6kN/m2,按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66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2.78s。提示: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作答。该建筑物拟建于山区平坦地A处,或建于高度为50m的山坡顶B处,如题23图所示。在两地的楼高距地面100m处的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分别为wA与wB,试确定其比值(wA/wB)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为方便计算取ζ·v·φz=1。A.0.95B.1.00C.1.12D.1.36

选项 A.0.95
B.1.00
C.1.12
D.1.36

答案 C

解析 A处和B处的风荷载计算方法相同,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1.1条式(8.1.1-1),计算主要受力结构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wk=βzμsμzw0。由于B处为山坡上,则需对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修正,修正系数按(8.2.2):上式中,系数κ对山坡取1.4;tanα=50/100=0.5>0.3,取0.3;z为建筑物计算位置离建筑物地面的高度;H为山坡全高,取50m。由于z=100m<2.5H,取z=100m,代入公式,ηB=[1+1.4×0.3×(1-100/125)]2=1.175。查表8.2.1,地面粗糙度为B类,100m高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为2.00,因此A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A=2.00,B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B=ηB×2.00=1.175×2.00=2.35。又βz=1+ζ·v·φz/μz,那么A处风阵系数βzA=1+ζ·v·φz/μzA=1+1/2=1.5,B处风阵系数βzB=1+ζ·v·φz/μzB=1+1/2.35=1.426。由于其他参数都相同,故wB/wA=(βzBμzB)/(βzAμzA)=(1.426×2.35)/(1.5×2.00)=1.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0809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