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建筑工程
某电子制品厂房,地上3层,建筑高度15m。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等级二级,每层建筑
某电子制品厂房,地上3层,建筑高度15m。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等级二级,每层建筑
练习题库
2022-08-02
61
问题
某电子制品厂房,地上3层,建筑高度15m。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等级二级,每层建筑面积均为8500m2,每层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共设置4部不靠外墙且疏散楼梯净宽度均为1.10m的敞开楼梯间。该厂房内首层东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0m2的独立办公、休息区,与其他部位采用耐火极限2.O0h的防火隔墙、1.50h的楼板和乙级防火门进行分隔,通过该门进行疏散;地上二层南侧设有一间靠外墙布置、建筑面积为60m2的中间仓库,与其他部位采用耐火极限3.O0h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储存主要成分均为乙醇等化学清洗剂;地上二层南侧设有一间靠外墙布置、建筑面积为300m2的烤漆间,与其他部位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中间仓库、喷漆间与其他部位之间分别设置门斗,门斗的隔墙为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门斗两侧的门均为甲级防火门(门斗的两个门均错开设置);地上二层设有4个车间,车间之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30m的疏散走道分隔,疏散走道两侧均采用耐火极限1.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除首层外门净宽度为1.20m外,其他门的净宽度均为o.90m;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均不大于75m。该厂房按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各类消防设施。该厂房东侧为锅炉房,耐火等级为二级,防火间距为12m。南侧为某金属抛光车间,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高度为26m,防火间距为12m。北侧为某单层甲醇仓库,耐火等级二级,建筑高度4m,甲醇最大储量12t,防火间距为14m。西侧为某单层木器厂房。耐火等级二级,建筑高度5m,防火间距为10m。在该厂房四周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距离建筑外墙4m。在该厂房的第二、第三层均设置了两个消防救援窗口。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为1.2m,且间距为15m。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24分):1.该厂房防火分区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如何改正?2.该厂房防火分隔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如何改正?3.该厂房消防救援设施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该厂房安全疏散方面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并说明理由。5.该厂房与周围建筑的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最小防火间距应为多少?
选项
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该厂房应设置自喷系统。丙类多层厂房最大防火分区面积应为4000×2=8000<8500m2。因此,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不合理,需要设置至少两个防火分区。2.【参考答案】(1)本题中,建筑面积为60m2的中间仓库与其他部位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墙,不合理。应采用4.0h的防火墙。(2)本题中,办公区、休息区与其他部位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1.50h的楼板,通过该门进行疏散,不合理。应采用耐火极限2.5h的防火隔墙和1.0h的楼板进行分隔,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解析】(1)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2)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其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2)甲、乙、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3)丁、戊类中间仓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4)仓库的耐火等级和面积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3.2条和第3.3.3条的规定。(3)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3.【参考答案】(1)本题中,消防车道距离建筑外墙4m,不合理。应至少为5m。(2)本题中,仅在该厂房的第二、第三层设置消防救援窗口,不合理。应该每层都设置。(3)本题中,在厂房的第二、第三层均设置了两个消防救援窗口,不合理。该厂房每层应划分为至少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应设置两个消防救援窗口,故每层应至少设置4个消防救援窗口。【解析】(1)消防车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2)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3)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4)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5)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2)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在每层的适当位置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是根据近些年我国建筑发展和实际灭火中总结的经验教训确定的。过去,绝大部分建筑均开设有外窗。而现在,不仅仓库、洁净厂房无外窗或外窗开设少,而且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如商场、商业综合体、设置玻璃幕墙或金属幕墙的建筑等,在外墙上均很少设置可直接开向室外并可供人员进入的外窗。而在实际火灾事故中,大部分建筑的火灾在消防救援队到达时均已发展到比较大的规模,从楼梯间进入有时难以直接接近火源,但灭火时只有将灭火剂直接作用于火源或燃烧的可燃物,才能有效地灭火。因此,在建筑的外墙设置可供专业消防人员使用的人口,对于方便消防人员灭火救援十分必要。救援窗口的设置既要结合楼层走道在外墙上的开口,还要结合避难层、避难间以及救援场地,在外墙上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设置。(3)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说明:本条确定的救援窗口大小是满足一个消防员背负基本救援装备进入建筑的基本尺寸。为方便实际使用,不仅该开口的大小要在本条规定的基础上适当增大,而且其位置、标识设置也要便于消防员快速识别和利用。4.【参考答案】(1)本题中,车间之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30m的疏散走道分隔,不合理。最小疏散走道宽度为1.40m。(2)本题中,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均不大于75m,不合理。应不超过60m。【解析】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
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下表的规定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0m。
5.【参考答案】(1)本题中,与南侧的某金属抛光车间防火间距不符合要求,该车间耐火等级为二级且为高层,防火间距12m,不符合要求。最小防火间距应为13m。(2)本题中,北侧的某单层甲醇仓库,防火间距14m,不符合要求。最小防火间距应为15m。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073283.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一级和二级题库注册消防工程师分类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一级和二级
注册消防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公寓楼由A区和B区组成,地下两层,层高均为4m。A区地上4层,B区地上18层,
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和竖向均规则。首层层高4.5m,2层及以
某8层民用钢框架结构,平面规则,剖面如题图所示。首层层高7.2m,二层及以上楼层
某8层民用钢框架结构,平面规则,剖面如题图所示。首层层高7.2m,二层及以上楼层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荷载效应组合的观点,下列何项符合现行规范规程规定?( )A.高
关于高层建筑抗风、抗震设计的下列观点,何项相对准确?( )A.当考虑横风向风振
关于建筑桩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的主张,下列何项不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有关规定
某冶金厂房改扩建工程,地基处理拟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CFG
某多层办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桩直径600mm,其
随机试题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税费,应在“税金及附加”科目中核算的是( )。A.房产
下列属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作品的是()A.《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B.《教学
抗甲状腺药物的最严重副作用是A.皮疹 B.恶心、食欲下降 C.药物性肝炎
(一)导入(略) (二)整体感知,了解人物的基本情况 (学生齐读第一段)
治疗腑病多选用()A.背俞穴 B.五输穴 C.原穴 D.募穴 E.
“量杯”实验是测验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其策划者是()。 A.桑代克
(2018年真题)李四于2015年5月开始担任甲期货公司的首席风险官。同年9月,
对次级控制的正确表述有()。 (A)是人类通过改造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 (
下列人力资源预测方法中,()是一种静态的方法,不能反映未来人力资源拥有量的
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方法之一,在其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工具或工件的非正常选择和使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