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综合性建筑,建筑高度为 135m,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内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

考试题库2022-08-02  21

问题 某大型综合性建筑,建筑高度为 135m,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内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等各种消防设施。该建筑分为高区、中区、低区三块区域,其中高区为办公类场所区、中区为宾馆客房区、低区为商店展览区。此大型综合性建筑旁有一个大型商场的在建工程正在施工中。2017 年 6 月 22 日 5 时左右,该建筑中区宾馆客房某房间窗口冒出浓烟且伴有强烈明火。当地消防中队接到报警电话后迅速前往现场救援,5 时 11 分到达事发小区正门并了解到有 4 名人员被困。由于登高扑救场地停有大量私家车,无法架设云梯, 现场指挥员决定采取内攻救援。内攻时发现地上一层消防救援窗全部被防盗栅栏封堵,6 名消防员通过破拆铁栅栏后,进入着火建筑底部。发现建筑底部的消火栓被商家拆除、停用。5 时 18 分,6 名消防员携带灭火救援装备进入着火建筑并到达消防电梯处,欲乘坐消防电梯前往着火楼层设置进攻起点,破拆房间门并内攻灭火和搜救人员。 6 时许,消防员发现 4 名被困人员,立即展开生命体征检查并进行心肺复苏,并报告指挥部要求医护人员和担架上楼。事后调查,该起火灾有重大人为纵火嫌疑,事故造成 4 人死亡,过火面积约 100m2。现场物业消防控制室有两名值班人员(其中一名未持证),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器均处于手动状态、消防水泵控制柜电源未接通。某商家将消火栓擅自拆除、停用。查阅台帐,发现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消防控制室台帐最后记录时间为 2016 年 1 月,后由于物业管理单位更换,未再记录任何消防台帐。 相关管理部门曾于 2017 年 1 月以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为案由对该物业管理单位处以罚款,并责令其限期整改,但至事发前仍未整改。下列应直接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选项是( )。A.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门的损坏率超过20%B.消防电梯无法正常运行C.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D.甲、乙类仓库与人员密集场所或住宅、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E.擅自改变原有防火分区,造成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定的50%

选项 A.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门的损坏率超过20%
B.消防电梯无法正常运行
C.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甲、乙类仓库与人员密集场所或住宅、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E.擅自改变原有防火分区,造成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定的50%

答案 CD

解析 根据《重点火灾隐患判定方法》直接判定要素。
6.1 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储罐区,未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6.2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人员密集场所、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与人员密集场所、居住场所的防火间距小于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75%。
6.3 城市建成区内的加油站、天燃气或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和建站的储量达到或超过对一级站的规定。
6.4 甲、乙类生产场所和仓库设置在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6.5 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其总净宽度小于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值的80%。
6.6 旅馆、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未按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报警系统。
6.7 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储罐区未按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火灾报警设施。
6.8 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或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
6.9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以及老年人活动场所,所在楼层位置不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
6.10 人员密集场所的居住场所采用彩钢夹芯板搭建,且彩钢夹芯板芯材的燃烧性能低于A 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jzgc/10728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