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共场合引经据典,娓娓道来,透出浓浓书香味,让中外人士敬佩。然

admin2022-08-02  16

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共场合引经据典,娓娓道来,透出浓浓书香味,让中外人士敬佩。然而,当今社会,读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我们的时间被分割得零零碎碎,而仅有的闲暇时间也给了手机、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娱乐和碎片化阅读,浮躁的社会浮起了各种鸡汤却淹没了书香。这样的现状,甚至让某外国学者诧异,并发出了“为何中国人不爱读书”的疑问。如何让全民阅读真正落到实处,让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处处弥漫书香呢?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见解明确、深刻,思路明晰,语言流畅,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总字数8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

解析 落实全民阅读  营造书香社会
      书籍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是直通人心的桥梁。阅读一直以来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还发出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感慨。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喜欢读书、愿意花时间看书的人越来越少。根据调查显示,2018年中国成人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仅为4.67本,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年阅读量。一个缺少阅读的人,会丧失思考的能力,一个不会思考的民族,将看不到未来的路,落实全民阅读成为当务之急。
       阅读能丰富精神,涵养品行,人生需要阅读。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因为有思想,人才能洞悉世间万物,铸就非凡文化。而思想不是凭空出现,阅读是思想的源泉。阅读能够让人的谈吐透出浓浓书香味,也会让人生变得更加有趣。我们会在某个时候感受到生活的枯燥和无聊,但阅读总能为我们打开了解新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从《平凡的世界》中感受平凡人的苦难与抗争,也可以从《三体》中领会科幻世界的新奇。作家贾平凹曾说:“读书能够识天地之火,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看过的书就像我们走过的路,会成为一种经历,我们不会因为多看几本书而拥有举世的才华,但我们却能因为多看几本书感受到生活的别样风味。
       落实全民阅读,让社会充满书香。每个人都深知阅读重要,然而现实是,大部分人没有时间阅读,或者将阅读的时间花在了互联网社交娱乐中。因此,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带动全民阅读的热情。前段时间,央视打造的节目《朗读者》火热荧屏。《朗读者》通过对书籍中优质片段的阅读,对书籍背后的人和故事的介绍,成功唤醒了观众沉睡的阅读记忆,引发观众的思考,节目组的朗读亭在多个城市成为“爆款”,相关书籍长期盘踞在各大电商的畅销书榜上。可以说,《朗读者》成功掀起了全民阅读的热潮。但光靠电视节目的影响显然是不够的,需要继续深入在社会上开展各项宣传活动,让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让阅读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阅读能启迪思想,提升涵养,落实全民阅读,让每个人都热衷于阅读,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文明、和谐、美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661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