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年前,法国作家雨果曾在《悲惨世界》中发出“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的感叹

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150多年前,法国作家雨果曾在《悲惨世界》中发出“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的感叹。下水道作为城市的良心,井盖作为城市的名片,既是检验城市公共安全和公民幸福指数、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尺度,也是检验城市管理者有无智慧和人本情怀的重要尺度。良心是一种责任,良心更须一种行动。修补井盖,就是修补良心;关注地下排水系统这种隐蔽的“形象工程”,就是关注老百姓翘首以盼的民心工程。2013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认为:抓住症结才能解决问题。但长期以来,一些管理者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满足于应急之策,而不愿去改变造成结果的真正源头。比如,地面井盖丢失,往往忙于界定属于哪家单位,甚至不惜动用地下管线专家“会诊”,却没空想一想,为什么电力、电信、煤气、自来水、热力等都要“各自为井”?渐成常态的治标就这样代替了治本,以至于井盖管理应急处置中心都成了正式编制。而一提到治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出现,出了状况先以非常措施救救急,缓下来后,治本又被一再搁置。许多城市就这样成了生病的美人,地面光鲜亮丽,地下炎症不断,直到拖得转成慢性病,最后不得不移肝换肾。文章认为,管理者缺少治本的动力,甚至缺少治本的思维,原因就在于:为官一任,根治下水道这类事情,利虽在长远,功却可能不在当下。这就造成了一种短视的行为;任上看不到成绩的工作不急,积重难返的问题往往是出了人命才能高度重视,媒体曝光才能协调出动,上面检查才能突击应对。文章指出,下水道问题,单靠指令或是单靠民意都无法根除。上级政府部门首先必须改变问标不问本的考核办法。有不少市长,因为大水淹死人而被问责,却没有哪一位市长因为水漫城区而请辞。下水道等平时看不见的民生工程也应该纳入考核范围,通过立法或行政界定直径和深度等具体标准,确立阶段性目标,达不到就要问责,这就能够迫使城市管理者重新评估治本的价值。资料1中说:下水道作为城市的良心,井盖作为城市的名片,既是检验城市公共安全和公民幸福指数、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尺度,也是检验城市管理者有无智慧和人本情怀的重要尺度。请结合给定资料,以《“城市名片”与“城市良心”》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40分)要求:见解深刻,主题突出;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迹清晰。不少于10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3年河北省公考《申论》真题

1.标题突出文章主题,具有高度概括性,符合题干要求。
2.第一段,首先指出何为城市名片,何为城市良心,用浅显易懂的话解释词语内涵,揭示二者的重要性,变抽象为具体,浅显易懂,使用名词解释作为开头,观点清晰,突出重点。
3.第二段,过渡段,分析了作为城市名片的外在工程和作为城市良心的里子工程之间的关系,承上启下,既做到了总结上文,又做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4.第三段,分论点置于首句,契合主题,段首直接写出,位置突出。从问题入手,到得出结论,结构上是按照怎么办的写作角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此外,词汇积累量大,善于使用短句,彰显考生的文字处理能力。
5. 第四段,分论点紧扣文章主题展开,直接在段首处放置,位置明显。从重要性入手,结构上是按照怎么办的写作角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此外,使用并列结构论证,文段内容层次丰富。
6.结尾段,呼应主题,简短明了。
7.正文段落层次丰富,考生善于使用并列论证以及理论论证的方法,使得文章的论述做到了论证方法多样,增加了论证的严谨性和丰富性。此外文章段落按照总分总结构展开,结构严谨。
试题解析
1.资料8中的观点,说明此篇文章写作给定了具体的材料范围,重点关注材料8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全篇材料进行分析。
2.以《“城市名片”与“城市良心”》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属于命题作文,不需要考生自拟标题,直接使用即可。
3.题干中提到了人的观点,需要分析观点,找到观点表达的态度,就是命题人的态度。题干表述“下水道作为城市的良心,井盖作为城市的名片,既是检验城市公共安全和公民幸福指数、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尺度,也是检验城市管理者有无智慧和人本情怀的重要尺度”出现了递进结构,出现的主题是下水道和井盖,命题人更加强调的是城市下水道和井盖的重要性,而整篇材料都是围绕井盖展开论述的,所以城市名片指的就是井盖建设,城市良心指的就是下水道建设,概括起来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这个主题入手构建文章的中心论点。
4.构建文章逻辑时需要先理清材料逻辑,以便确定写作提纲。材料1-4,论述了当前井盖吃人的原因,材料5,论述美国和许昌市关于井盖丢失的处理办法;材料6-8,论述,公共设施的应对办法。整篇材料都是围绕井盖这个基础设施建设展开的,按照问题、原因、危害、对策的逻辑结构展开,逻辑清晰明了,考生可按照这一角度梳理写作提纲,亦可自行确定写作角度。
5.注意要求:“见解深刻”,即能够把握材料核心,论述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事物内在的关系揭示清晰明确,观点具有启发性;“结构完整”,即需要满足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四个部分,缺一不可;“条理清晰”,即段落之间的衔接必须紧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顺畅,适当时候可增加关联词;“语言流畅”,保证语言通顺的基础上赋予多彩;“字迹清晰”,即字迹工整,不出现错别字,不随意涂改;最后注意总字数不少于1000字即可。
6.本篇文章的难点在于找出主题,确定中心论点,材料为是事例型材料,难度系数较大,需要透过事例寻找事物本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71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