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治区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招考专业限制、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

资格题库2022-08-02  42

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招考专业限制、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加大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优秀村干部等基层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有效缓解了乡镇干部空缺和断层问题,为乡镇补充了新鲜血液。随着乡镇机关科级非领导职务设置、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工作补贴发放等政策出台,乡镇干部待遇得到提高,工作热情明显提升。据统计,全区核定乡镇科级非领导职务职数763名,各地实际配备主任科员185名,副主任科员130名。银川市金凤区财政每年拨付30万元作为乡镇干部激励基金,用于奖励在乡镇兢兢业业工作的干部。石嘴山市惠农区2015年安排预算58万元用于乡镇干部交通补贴及伙食补贴。固原市提拔3名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市直部门副职,海原县在县直部门和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调整交流科级领导干部各23人次。当前,我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机构改革以后,乡镇司法、林业、农技、畜牧等站上划县直部门管理,干部编制、工资、考核在县直机关,工作在乡镇,干部管理、业务工作实行县直对口部门为主、乡镇为铺的双重管理。乡镇对站所干部的年度考核、平时管理往往碍于情面流于形式的出具考核鉴定意见,个别干部甚至两边“打掩护”,导致“两管、两不管”,形成了管用脱节。遇到违建,想拆无权,不拆失职;遇到偷牧,无权处罚,只能驱赶;遇到食品安全、禁毒、环保、安全生产等,就会出现法律手段不好用、行政手段不敢用、经济手段不能用、思想教育不管用,致使有些乡镇干部怕招来麻烦、怕担责任、怕风险。有数据表明,2011年至2015年全区共招录乡镇公务员1654人,截至2016年3月,已调离乡镇岗位569人。一些进入乡镇不久的年轻干部不知农时、不懂农事,不会说“乡音”,客观上与群众有距离,不会做群众工作,有劲使不上。而且,乡镇领导干部培训多,一般干部培训少;县(区)内培训多,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少,导致一些乡镇干部眼界不宽、思路不活、创新意识不强。乡镇干部中普遍存在夫妻分居、子女入学难、难于照顾家庭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加之乡镇办公、住宿、就餐等诸多因素所限,乡镇干部“走读”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不少乡镇对干部管理考核重视不够、要求不严、措施不力,导致一些乡镇干部作风漂浮、上进心不足、事业心不强。“土里来,风里去,下班没准点,吃饭没着落,提拔没希望,工作没激情……”这曾是乡镇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为切实提高乡镇党员干部为民干事的创造力,吴忠市以加强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为抓手,狠抓教育管理,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充电”。全市先后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10多场次,培训乡镇党员干部14500多人次,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凝聚群众、带领群众、服务群众的综合素质。同时,各乡镇以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主线,将服务三农、包村入户、限时办结、责任追究、民情日记等制度打包捆绑、串联起来,通过“年初承诺、年中述诺、年末考诺”,把目标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党员干部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激发了为百姓服务的内存驱动力。据统计,五年间全市乡镇党委、职能站所、党员干部共承诺事项13363件,兑现12695件,兑现率达到了95%。考核评价是乡镇党员干部管理的一个难题。有些地方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有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吴忠市探索推行乡镇党员干部下级测评、同级互评、上级考评相结合的“三级联评”机制,用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评议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对乡镇党委划分一、二、三类进行排队,将党员干部考核指标划分为10项具体内容,以“评星定格”的方式,实行动态管理。干得好不好,一评就知道。“三级联评”中,群众测评占40%、同级互评占30%、上级考评占30%的比例,每月评选“月度之星”,每季评选“闪耀之星”,半年评选“光耀之星”。各乡镇结合村级组织民主议政日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企业业主以及群众代表参加,对包村干部的工作业绩进行民主测评。尤其农民代表们面对面直评乡镇领导班子和职能站所,问得不少党员干部脸红心跳、头上冒汗。青铜峡镇一名干部直言不讳地说:“谁要是在星级排名中排在了后10名,就觉得是个‘臊毛’的事,有压力,为了找回面子,下次就得把承诺的事办好办实。”“三级联评”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党员干部的形象“树了起来”。盐池县花马池镇盈德村驻村干部官正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到村上,指导群众引种栽植黄花菜,种植成功后又多方联系销路。这位临近退休的老乡镇干部说:“如今身边的同事们都在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我也得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根据考评结果,吴忠市对辖区乡镇的领导班子和普通党员干部进行推优排队,奖优罚劣,尤其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让优秀者有了“盼头”,让落后者心生“压力”,使真正能干事的有舞台,不干事的没岗位。2011年至2013年,全市5个县(市、区)先后有1250名乡镇党员干部分别受到市、县、乡党委表彰奖励,36名乡镇领导被提拔为副处级干部,32名乡镇长被任用为乡镇党委书记,57名优秀普通干部被提拔为乡镇领导副职。同时,140余名党员干部因工作不力受到处罚,97名干部被诫勉谈话。有人说,农村是党员干部施展才能、服务百姓的第一线,也是干部锻炼成长的摇篮。海源县西安镇以“产业强镇、特色富民”为主线,明确“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严格执行干部管理、绩效问责制和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制,在行动上争先进,在岗位上创优秀,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评判依据,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建设美丽新西安。镇党委以建设学习型机关、服务型队伍、效能型部门为主题,狠抓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服务水平和发展能力,建立“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要问责”的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培育村党员干部创业示范户和致富典型,镇村干部与特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帮助指导特困家庭脱贫致富。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公开承诺”活动,设立服务窗口,公开办事流程,自觉接受监督;建立信访维稳中心,组建平安便民服务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小茴香无公害第一镇”,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从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重点村、难点村和生态移民村驻村帮助工作,是我区多年来联系群众、服务百姓、锻炼干部、推进工作的一项长效举措。中宁县连续两年选派30多名优秀干部驻村帮助工作,挂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重点围绕了解社情民意、宣传动员群众、抓好基层党建、帮助发展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培育农村新风开展工作,效果明显。难点村的最大问题是班子不健全,村里的事和群众的事没人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挂职书记们从班子建设入手,通过化解矛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健全村级议事规则等办法,解决难点村班子不健全、软弱涣散等问题。某乡上庄子村是全县有名的上访村、问题村。多年来由于家族、派系势力的干扰,村“两委”班子长期不健全。该县机关干部姚福祥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走进村舍院落,踏进田间地头,和党员群众拉家常、问需要、谈想法,与村组干部沟通交流,化解矛盾,形成共识,在全面掌握了解村情民意、找准问题症结后,组织党员群众按照法定程序和有关要求推选出了村“两委”班子。群众不知情,对村上的重大事项决策不了解是难点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党员群众对此意见很大。针对存在的问题,姚福祥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群众座谈会,讨论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规范了村级组织办事规程,有效解决了村级事务“家长制”、“一言堂”的决策弊端。该村一位老党员说:“自第一书记到我们村以后,党员群众的事有人管了,村上的事也公开了,我们再也不会为一点小事就到乡上上访去了。”马莲梁村曾经被当地人叫做“马乱梁”,基础设施落后,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自来水未通,农民收入较低,种植结构单一。孟跃军到村任第一书记后将全村跑了个遍,每到一户详细问,每到一处仔细看,了解社情民意,弄清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在召开第一次村“两委”会议上,提出了17项发展计划。为了让村里通往小学的砂石路能够硬化,他积极与镇党委、政府进行沟通,争取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带着干部群众大干3天就让烂泥路变了样。路通了、水通了、渠砌了,新品种枸杞种上了,矛盾纠纷化解了,党员群众脸上的笑容露出来了。“我有优势。我出生在农村,熟悉农民,熟悉土地!”来自银川市直机关的第一书记刘振坤拍着胸脯说。面对村民们反映最多的想发家致富而无项目可选的问题,刘振坤从河南请来技术员经过分析后认为,杨家寨完全可以生产出质量上乘的蘑菇。说干就干,刘振坤代表村党支部从银川市委组织部申请到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82万元,又自筹部分资金,用46天时间建成了1440平方米的钢结构食用菌立体种植大棚,立起“杨家寨村菌菇示范基地项目”的牌子,引来了龙头企业进行管理运作。目前,企业双孢菇生产收入已达到46万余元,给村集体带来9.4万元的年收入。同样来自银川市直机关的第一书记白景晶刚到德林村,也是直皱眉头。德林村是个集体经济薄弱的“空壳村”,村部连办公用的打印纸也买不起。白景晶想:“得先让村集体有收入,才能有财力为村民办事。”多方协调,白景晶将旧村部租赁给一家枸杞、红枣加工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5万元。“目前,村里申请了50万元的壮大发展村集体专项资金,用于购买位于镇北堡镇的一套营业房。等营业房交付使用后,预计每年能为村子带来5万元的收入。”白景晶要继续大展拳脚。2015年9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扶贫办在贵州省举办了自治区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培训班。实地考察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的精准扶贫工作。该镇在“为谁扶贫”上采取“一看房,二看粮,三看有没有读书郎,四看劳动力强不强”的精准扶贫识别方法;在“谁去扶贫”上采取建强驻村工作队伍、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三支队伍”;在“怎么扶贫”上坚持以结对帮扶精准到村到户、产业扶持精准到村到户、教育培训精准到村到户,危房改造精准到村到户、生态移民精准到村到户,基础设施精准到村到户的“六个精准到村到户”为抓手,逐户调研,因户施策。我区属老少边穷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全国贫困区域面积比例最大的省区,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了2398名干部,组成1162个驻村工作队到全区所有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驻村工作,并明确工作队长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作为第一书记,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静下心来思考“迤那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这块短板,决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举全区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提前两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2016年自治区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提出,实施扶贫攻坚工程。重点推进整村扶贫开发,脱贫销号贫困村200个;实现全区500个重点贫困村全部脱贫;实施“扶贫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扶贫攻坚,帮助5万农户发展生产,促进增收;对建立互助资金的150个村,实施增资扩面工程;培训10万贫困人口。余家村位于泾河源镇政府东500米处,距离县城15公里,是一个纯回民村。对于扶贫开发给余家村带来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点头称赞。通过实地调查,村民们赞政策给力,赞收入增长,赞发展变化,赞治理良好,但也看到当前贫困村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持续稳定不易、村民思想观念转变较难、农村“空心化”趋势难改变等问题,令人困惑。如今余家村的村民们盼实惠的政策,盼管用的技能培训,盼公共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盼为村民致富想法子、出点子、找路子的领头人。据调查,目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有的干部感慨,要想为百姓做点事真的难,大家需求多,意见又常不一致。也有的干部讲,只要多与群众商量,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针对某镇一段停工多年的路,当被重新提上日程后,沿路群众有的希望把路降低一级,有的则希望垫高一级,意见不统一。面对这一状况,某镇依规迅速决定召开听证会,一户一人,少数服从多数,每人都要签字。规则定下来照章执行,不仅解决多年遗留问题,大家也心服口服。面对脱贫攻坚重任,虽然干部们不少想法还只是打算,付诸实践还有一个过程,同时想要干成事未必那么顺利,但干部们已经处在想干事的状态,关键是干劲上来了,有想干事、干成事的劲头。一县级领导说,不干事,上级不允许、群众也不允许,不能因怕出事而不干事,满足于当“太平官”。今天,无论是脱贫攻坚任务,还是决胜全面小康,都等不得,拖不得,更耗不得。因此,各级干部务必懂得,干部有干头,群众才有盼头,必须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反之,则会错失良机,贻误发展,如何对得起百姓?这是一本良心账,更是一本民心账,值得我们好好算一算。假如你是一名乡镇干部,请参考给定材料5、6,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认识到位,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流畅;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6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宁夏B卷)

1.标题突出文章主题,具有高度概括性,符合题干要求。
2.第一段,范文的开头就指出脱贫攻坚,紧扣主题展开,首先强调了脱贫攻坚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其次表明了表态,对目前脱贫攻坚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最后立出自己观点,做到了逻辑清晰、结构严谨。首段即点出主题,做到了主题明确,语言也富有节奏感。
3.第二段,观点句紧扣文章主题展开,直接在段首处放置,位置明显突出,容易被阅卷人发现。此外,论述要点明确,首先论述的内容为出现的问题,紧接着提出对策,论述的具有针对性,内容层次丰富。
4. 第三段,观点句契合主题,段首直接写出,位置突出。结构上使用了问题+对策+事例的表述方式,符合做事的一般逻辑,有提出问题,亦有分析问题,最后落脚到解决问题,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内容要点明确指出了脱贫攻坚的必要性。
5.第四段,观点句置于首句,位置突出,结构上使用了正反论证+对策的表述方式,紧密围绕观点句展开论述。此外三个分论点之间是按照并列逻辑展开的,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性较强。
6.结尾呼应主题,与整篇文章形成总分总的结构。
试题解析
1.“参考给定资料”,说明此篇文章写作并未给定材料的范围,需要结合全篇材料进行分析。
2.该题中对脱贫攻坚背景、群众、干部等进行阐述。因此,文章在确定中心论点的时候要注意符合要求,要点明作者观点,保证文章不偏离主题。
3.理清材料逻辑,确定主题。材料5介绍村一级干部(第一书记)主要内容以及现存的问题;材料6论述了党组织对于脱贫攻坚做的准备和对策。整篇材料都是围绕脱贫攻坚展开的,所以,第一个分论点是党的领导;第二个分论点是基层干部。所以文章的主题应该为脱贫攻坚,中心论点即可确立。
4.注意要求:“自拟题目”,即文章的主题和中心论点自己寻找出来之后,自行决定写作的标题;“中心明确”,即加工材料后必须保证中心论点准确,且符合材料要求,分论点也必须做到符合主题思想,不可含糊其辞;“观点鲜明”,即在写作中,需要考生使用明确、肯定、直观的方式呈现立场和认识,在语句结构,遣词造句上力求做到创新;“联系实际”,材料即为最大的实际,需要认真总结材料,此外还需要结合日常积累;“说理充分”,即论证过程中使用到的论据必须具有可靠性,能够论证论点,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可以兼顾使用;“结构完整”,保证要有标题、首段、正文、尾段的结构,并且段落也要求讲究论证顺序;“语言流畅”,即保证语言通顺即可,不出现语病;最后注意技术要求不少于1000-1200字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70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