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最全题库2022-08-02  29

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5年来,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全面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三农”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势而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国。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农村和农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很多牺牲;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部门借助“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形式积累资金,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不稳、农民收入较低;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年向城市转移,“空巢老人”“空心村”的现象有增无减,农村老龄化严重,乡村凋敝的现象逐步显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阶段,城市与乡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市民与农民之间,发展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一直重点关注“三农”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民生不断改善。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在持续数十年的时间里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乡村普遍出现老龄化、空心化的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农村人口数量迅速衰减。据统计,2016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79298万人,农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化率)为57.3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城市常住人口增加12320万人,农村常住人口减少8140万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7.4个百分点。其中,这些大量流出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集中在青壮年,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选择到城市打拼。然而,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乡村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留守在乡村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从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看,15—64岁的青壮年是我国农村总人口的主要成分,占71%;0—14岁儿童占19%;65岁以上老人占10%。但是,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2010年全国农村常住人口数比2006年减少8295.5万人,其中15—64岁的青壮年减少数占农村总人口减少数的75.93%。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人员、资源的外流使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文化也受到冲击。例如,与农耕社会相适应的部分传统习俗在简化或消亡,节庆活动、婚姻礼仪不断简化;一些传统的宗教信仰仪式因为年轻人的外出,缺乏人员支撑而取消;与熟人社会相联的人伦关系由于人员的流动导致农村社区的陌生化而异化;源于熟人社区舆论的社会约束力弱化而使诚信机制也逐步被破坏;社会变迁导致权威结构改变,原有宗族长老等民间权威日益被边缘化。文化的衰落导致社区人际交往的性质发生改变,乡村特有的和睦互助机制被削弱,整个乡村秩序因此发生改变。更为深层的是,乡村的价值体系被日益破坏,安贫乐道逐渐被物欲膨胀所取代,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日益侵蚀淳朴的乡风民俗。城市文化逐渐压制乡村文化,与此相应的是乡村文化日益被形容为低级和粗俗的,失去了其独有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自信。欧美国家的工业化虽然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乡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不协调现象。以美国为例,20世纪40年代,美国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可支配收入比为1.66,50年代扩大到2。不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为此,美国通过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以外的经济,加大对农民的直接经济补贴,加强农村道路、水电、市场等基础设施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为农村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保障;同时针对农民职业技能薄弱的状况,实施了旨在提高农民技能和素质的“工读课程计划”。这一系列措施改善了美国乡村发展的条件,提升了乡村发展价值,推动乡村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及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出现了繁荣城市与落后乡村并存的现象。一方面,大都市人口拥挤,导致住房、交通、环境等条件不断恶化,城市发展的成本不断提高,“城市病”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大都市周边存在着广阔的农村,这些农村不仅可以吸纳都市人口和企业,还可以减少由拥挤产生的“城市病”,但由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发展落后,这些价值均未很好地得到体现。为此,这些国家专门制定了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发展计划。例如,巴黎对中心区征收“拥挤税”,对从中心区搬迁到郊区且占地500平方米以上的工厂,政府给予60%的搬迁补偿费;同时确定了“保护旧市区,重建副中心,发展新城镇,爱护自然村”的方针,由农业区、林业区、自然保护区和中小城镇组成乡村绿化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使乡村拥有跟城市同等的生活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逆城市化”运动,富裕阶层、中产阶层纷纷选择在乡村或郊区定居。英国人把乡村视作英国的灵魂,美丽乡村成为英国最美丽的地方。日本、韩国等诸多国家,都致力于乡村建设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这些都说明了乡村的价值所在。概括起来,乡村有如下价值:首先,显而易见的是乡村是人类食物的来源,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类的食物归根到底要来自乡村的农业生产。其次,乡村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农业生产本身是生物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对生态的维护与培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每公顷水田每季都可以净化7500-120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生产大量的氧气。有环境伦理学者将地球区分成三种环境:都市、农村和自然荒野,三者缺一不可,而农村是介于都市与自然荒野之间的缓冲地带,没有乡村的支持就没有都市的持续。再次,乡村具有重要的生活价值。居住在乡村的人们都享有一种宁静、安逸的环境。现在,压力巨大的城市居民也有了对这类生活方式的期望,期望能够摆脱城市生活的喧闹和忙碌,去体验乡村生活的悠闲。除了这些可以直观理解的价值之外,乡村的价值还在于它是传统价值的媒介,它所代表的农耕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源头。乡村文明蕴含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风俗礼仪在发挥着无形的作用,修正着现代陌生人社会唯利是图的风气。有学者认为城市的生活文化只不过是村落生活文化的一种变形,理解村落才能理解城市,缺少村落的基础文化,城市的体系就无法完整。乡村或故乡的存在是人们慰藉心灵,去除在城市异乡无所依靠或者内心不安的一个出口。广州市C区L村喜讯频传,2017年先后获评“广东省文明村”和“全国文明村”。L村从重点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文明村”,得益于这两年大力推动乡村发展的实践。L村地处广州最北,面积约4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0%,全村403户、1452人,一度被列为市、区重点扶贫村。2016年C区推动乡村发展,开展“文化农家、文明小镇”系列活动,文明旅游蔚然成风。L村由此步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快车道。L村党支部Z书记表示,通过培育文明乡风,村风民风明显改善。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主动配合推进住宅外立面整治和村社道路修建等工作,打造更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依托于天然的生态优势与全面提升的乡村“颜值”,L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截至目前,L村村委会引导村民开办的特色民宿达21家(含正在装修的8家),加上酒坊、酒铺等特色作坊和项目,带动近80户村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创收致富。与此同时,通过引进符合小镇发展战略的相关产业,为村民提供更多工作岗位;通过盘活近3000平方米闲置失修的泥砖房,实现稳定收入逾400万元。据统计,2016年L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同比增长49.4%。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提高到了3万元。2016年,蒋玮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J县。借助上学期间“触网”的经验,他开了一家淘宝店,销售自家的枸杞和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因为生意做得不错,蒋玮打算注册一家公司。这时,当地政策给了他很大支持。“我得到了免费的办公场所和仓库,免费的桌椅、办公用品及水电暖,还可以享受销售补贴。”他高兴地说。去年4月,他又利用当地的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开了一家实体店,创业之路迈出了更扎实的一步。有了成功的经验,蒋玮开始联合J县的电商中心,免费为各个乡镇做电商培训,带动当地农牧民利用网络脱贫增收。蒋玮的实践,展现了不少农村创业者的共同经历。现在,乡村创业的利好政策越来越多。去年年底,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同意H省D县等135个县(市、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的通知》,T县、B市、C县3个县(市)被列入试点地区名单。记者了解到,列入试点地区名单的县(市)将积极探索,优化返乡创业体制机制环境,打造良好创业生态系统,并做好园区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和服务能力建设等工作。T县发改委K副主任说,到2019年,T县将力争扶持1万名以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同时,加快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重点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创业示范小区。习近平总书记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字有意味。它其实是多义的,至少兼有两层意思。一是与“异乡”相对的家乡,二是与“城”相对的乡村。不过,单说起“乡愁”这个词时,绝大多数人想到的还是乡村。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乡村尤其是寄托乡愁之所在,因为今天生活在城里的人们两三代以上都生活在乡村。无论从时间跨度、地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上,来自乡村的“乡愁”都占据着优势。尽管在经济层面,我们正在城市化的道路上飞奔,但在情感层面,却依旧保留着乡土的底色。和经济层面的日新月异相比,人的情感层面大概是会有些“时滞”的。是情感,比经济更强烈地决定着我们筛选“乡”的意义。事实上,乡村的一大问题,是年轻人的流失。留住乡愁,应当从青年对乡村的“重新发现”开始。日前,一部将镜头聚集中国特色村落的微纪录片在互联网上热播,拍摄团队绝大多数成员是90后,10分钟的片长、明快的节奏、清新的乡村图景在年轻人中“圈粉”。关注就是一种力量,90后对乡村的记录,本身就是对消失和遗忘的抵抗。只有真正去田间地头看一看,才能了解农村的挑战与机遇。真实的乡村是什么样子的?绝非“小清新”们幻想的田园牧歌,但也未必是想象中的那般“灰头土脸”。在90后的镜头下,乡村固然有落后和单调之处,但也有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田间美食、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些是微纪录片中最吸引眼球的元素,也是留住青年的理由。令人欣喜的是,镜头还记录了一些年轻人回归乡村的努力。在X省的H村,村里走出来的青年带着硕士学位又回到故乡,带头发展旅游经济,改善村民生活;在F省的D村,产业发展起来,不仅留住当地年轻人,还吸引了不少外来务工青年;在H省的P村,擅长苗绣的姑娘坚守传承传统文化……这些青年让乡村不再“空心”,重焕青春。当然,留住乡愁,不能止于微纪录片式的镜头。比关注更有力量的,是更多的行动。如果说镜头留下的是乡村的“过去时”,青年还需用头脑和双手创造乡村的“未来时”。城乡融合,绝不只是在图纸上将城与乡圈在一起,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要素的双向流动。当那些曾经让城市繁荣起来的要素能以比较低廉的成本顺利进入农村发展进程,乡村振兴就不会是一件难事。在J省,去江南水乡Z村游玩的人,总会为那里的转型升级叫好。多年前,那里还满是砖瓦窑;改造后,古窑变成了有咖啡馆、文创市集、乡村书屋的公共文化空间。水乡风貌仍在,但发展的基因变了,文化、人才、商业、创意,借千年水道进入,汇聚起新的发展动能。从传统水乡到乡镇企业再到今天拓展出文创空间,Z村发展的前半程,展现了一条中国乡村发展的艰难之路;但其后半程,也见证了一条可行的转身之路。去年,J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融合。这是对J省改革开放以来以工补农、以工带农一体化发展经验的再提升,与中央提出的城乡“全面融合”要求高度一致。在3万个村庄中找试点,请设计师团队深入乡村开展田野调查,让要素回流乡村,让乡村提升内生活力,这条“回乡之路”体现着城市的回馈,回应着时代的呼声。当这样的村落星散开来,“明日的田园乡村”就不再是梦。J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就非常注重乡村的形神兼备。既要留住乡村的“形”,全力恢复乡村历史质感、保护乡村原有风貌,更注重留住乡村的“魂”。保护一座祠堂,保护一棵古木,不仅能让乡愁多一个寄托之所,也能因为自重而赢得更多尊重。也许有人会反驳,江南水乡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离不开“天生丽质”。其实,发展或因条件差异存在先后,但促进城乡间要素均衡流动、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共通的。乡村振兴,最终旨归是“人”。农村精英不回乡、城市资源不下乡,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难题。人从哪里来?怎么留得下?钱从哪里来?如何用在刀刃上?回答好这些问题,乡村振兴之路就走通了大半。如今,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古村基本形成了共识。但在古村保护志愿者唐明心中,保护只是第一步,他更想做的是如何活化古村,深入挖掘古村中的文化基因,让那些失去了“乡愁”的乡村重新找到“魂”。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乡村之美在于其自下而上呈现出的多样化魅力,以及数百年乃至更长时间所形成的历史厚度。尽管乡村以当前物质的评价标准处于劣势,需要输血,而一旦乡村身体康健复苏,其自身仍旧能焕发出文化的魅力。让年轻人回来,找到愿意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古村创客,这是唐明的思路。通过“创客+众筹”的办法,他利用古村之友平台为这些返乡创客提供引资、培训等服务。同时,他将“古村创客”分为“公益创客”和“商业创客”两类,前者主要从事公益支教、建筑修缮、社区营造、农民培训等工作,后者主要从事民宿、旅游、手工艺、有机农业和农产品微商等工作。“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跟时代相关的,我们年轻人就应该不断回应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唐明说。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古村不再被破坏,让每个家族都有他的精神祖地,让每个在外的人都有‘回家乡的通道’”。“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曾经,这是不少乡村环境的真实写照。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让新时代的乡村美起来”的愿望有了清晰的落实蓝图。张记者说:这些年在农村采访,既听过乡亲们对于村庄环境恶化的抱怨,也见过乡亲们在村庄环境改善后的欣喜,深知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对于提升乡亲们幸福感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很不平衡,污水乱排、垃圾乱扔、乱烧等现象在一些地区还比较严重,因垃圾污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矛盾。而在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乡村的“脏乱差”,不仅与农民兄弟对宜居环境的期盼有较大差距,也成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创新业态健康成长的制约因素。很难想象,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故园,如何承载离乡游子的乡愁乡情;同样无法想象,如此模样的乡村,何以激发城市游客的休闲兴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最起码要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而今蓝图已经绘就,但落实起来最忌一刀切。纵观我国乡村,从南到北,有山区也有平原,自然禀赋条件各异;从东到西,有发达也有欠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面对差异巨大的基础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坚守的一条基本原则。“两个叔叔过世时,我杀了几十头牛羊,两万多元欠债到现在也没还上。”S省J县M村贫困户贾强至今还后悔。受传统文化影响,J县贫困地区群众“养猪过年、养羊御寒、养鸡换盐巴钱”的轻商观念,“以酒当茶、杀牲待客、好要面子”的传统习俗,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尚未清除。精神贫困是一大顽疾。J县县委L书记曾痛陈穷根,贫困群众观念落后、干部工作能力不够,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拦路虎,他说:“贫困问题,表面看是物质贫困,但究其根源是缺乏‘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改变贫困现状的知识、能力和手段。应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J县不仅要解决“物质贫困”,更要下决心解决“精神贫困”。扶贫先扶志,脱贫不能等靠要。连日来,J县利用农闲时节,在A村、B村、G村等20多个贫困村举行脱贫先锋励志活动,数千名群众热情参与。去年9月,J县启动“明理·感恩·自强”主题教育活动,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治穷病、拔穷根、甩穷帽的内生动力。从道德讲堂到善行义举榜、从完善村规民约到举办“村民夜校”、扶智学堂,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而改变落后传统习惯是一场艰巨的思想革命,移风易俗融入现代生活绝非一日之功。J县坚持教育与引导并举,向陈规陋习宣战,首先针对的就是红白事。J县D乡的《村规民约》第九条规定:“丧事宰牛不超过10头,喜事杀猪不超过15头,邻里之间红白喜事礼尚往来不准超过200元。”J县全面开展“四好”村、“四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主动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新风正气。今年1月,S省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命名首批“四好”村1481个,J县占了76个。请以“回乡”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谈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100分)要求:(1)依据给定材料,可不拘泥于给定材料;(2)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3)不必提供对策;(4)不要大段摘抄材料;(5)作答时必须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6)篇幅在1200字-1500字(计入标点与空格)。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8年广州市公考《申论》真题(二)

一、梳理文章结构
本题是自由命题,但要求“以‘回乡’为话题”“谈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通读材料可以发现,本文有两个立意的角度。一方面,材料中数次强调“人才”,可以从人才出发,谈谈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从宏观角度,将“回乡”看作一个发展过程中的重新审视,将发展重点重新集中到乡村,强调乡村振兴的作用。
题目要求中明确指出“不必提供对策”,是怕考生会在作文中论证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对策。换言之,命题人就是在考察考生对“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意义是否有深刻的理解,从经济、生态、文化方面进行论证。
资料1:十九大报告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原文,可以看到我国正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资料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体现出乡村的重要地位;
资料3:指出我国目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并列举了近年出台的多项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
资料4:通过数据指出青年流失使乡村年龄结构失衡,进而分析出人才流失导致社会深层伦理和文化根基被破坏;
资料5:通过欧美国家发展的经验,指出乡村有生产、生态、生活价值,能够疏解“城市病”;
资料6:用一个例子体现乡村振兴政策扶持能够帮助村民提升收入;
资料7:用J县出台政策扶持电商创业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的例子,表达出乡村振兴能够吸引人才的观点;
资料8:通过举例和分析,强调青年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
资料9:提出,解决要素流动问题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关键;
资料10:指出,乡村振兴需要让返乡者有“路”可走;
资料11:强调要因地制宜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开发生态潜力;
资料12:指出,要解决乡村贫困问题,必须拔除精神“穷根”。
二、文章写作结构
第一段:交代当前背景,引用十九大报告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原文,可以看到我国正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该段为背景段;
第二段:乡村的重要地位,该段位过渡段;
第三段:分论点1乡村振兴有助于乡村经济建设,吸引人才返乡创业。
第四段:分论点2乡村振兴有助于乡村生态建设,保存历史古村遗址。
第五段:分论点3乡村振兴有助于乡村文化建设,拔除“穷根”思想。
第六段:结尾,总结全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70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