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元渠道购买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从而帮助

资格题库2022-08-02  19

问题 消费扶贫,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元渠道购买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从而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增收脱贫。不同于以政府为主导的常规扶贫工作,消费扶贫的最大特点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运作方式,既兼顾了市场化的特点和优势,也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它会形成一种产业化的内生动力。众所周知,一些贫困地区也有优质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体闲绿色农业等,但受制于诸多因素无法很好地传播出去,间接挫伤了农民发展产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消费扶贫,可以让农民看到自己产品的价值,为他们带来劳动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尊严。在消费扶贫过程中,消费成了高尚的消费,脱贫成了有尊严的脱贫,物质满足之外,也有精神的享受,消费扶贫因此而有了高度。当前,开展消费扶贫的一个极好切入点是打通电商渠道,这主要是由目前的消费环境决定的。在互联网电商出现以前,农产品的上行渠道主要是下乡收购,也就是“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商—农贸市场—消费者”的模式。其得以运行的前提是,农产品的生产相对集中,农产品的质量比较统一。因为种种原因,我国目前只有20%的农产品能走这种营销渠道,农民的集贸市场只占1.5%。而在减少流通批发环节方面,电商可以说有天然的优势,它直接让生产者和消费者联通起来,以规避长渠道链条中的额外成本,更好地为农民们创造价值。2016年10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工信部等15个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指导意见》,提出每年以扶贫日为时间节点,组织有关电商企业和网络平台集中购买贫困地区土特产品,培育全社会的消费扶贫意识。就效果来看,在政策和企业的双重支持下,消费扶贫逐步成为社会潮流。随着网络技术驱动、购物方式转变、消费转型升级,电商在消费扶贫领域正发挥着独特作用。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产品参差不齐,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商家套用一张果农大爷的图片,在网上大搞“救救我们吧”的悲情营销,让消费者产生了厌烦心理。原因就在于,网络另一端的人可能既无关贫困户,也无关滞销产品,而仅仅是将其当作了营销手段。这种方式滥用了人们的同情心,抬升了社会信任成本。“精准识别”贫困地区的营销需求,要鼓励贫困地区建立基于统一编码标识体系的追溯体系,避免消费者被营销手段“误伤”。还要看到,消费者出于自愿会购买产品,但最终决定他们能不能持续购买的,是产品的质量和特色。“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让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在线化、数据化,提高了流通和交易效率,带动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因此要从多方面下功夫,把消费扶贫做大做强。资料1写道:“在消费扶贫过程中,消费成了高尚的消费,脱贫成了有尊严的脱贫,物质满足之外,也有精神的享受,消费扶贫因此而有了高度。”请结合给定资料理解这段话,据此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章。(40分)要求:(1)切合题意,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层次分明,表达有力;(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不少于10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9年河北省公考《申论》真题(县级卷)

1.标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浅谈消费扶贫的重点》
2.开头第一段介绍了消费扶贫的发展历程与优势地位,即揭示了消费扶贫是什么。
3.第二段结合对““在消费扶贫过程中,消费成了高尚的消费,脱贫成了有尊严的脱贫,物质满足之外,也有精神的享受,消费扶贫因此而有了高度。”这段话的理解阐述了“消费扶贫”的意义,即解释了为什么要消费扶贫。
3.第三段,过渡段,引起下文,点明文章中心论点:做好消费扶贫的重点是要练好内功、加强外援。
4.第四段,论述分论点一“扶贫扶到根上,助农助到源头”,消费扶贫的核心是要打造出质量过硬、品牌过硬的优势产业。并结合具体对策,详细介绍了如何打好消费扶贫的根基。
5.第五段,论述分论点二 “扶贫打开销路,助农走出家门”,消费扶贫的关键在于帮助农户打开销路、拓宽销售渠道。结合具体事例,阐述了如何让贫困山区的产品走出去、如何拓展销路。
6.结尾再次点明坚持“消费扶贫”的重要性,以及总体行动对策:要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战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必须要坚持“消费扶贫”这种根源性扶贫手段,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必须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这是振兴乡村建设的需要,是发展三农事业的需要,更是实现全体富裕、社会和谐中国梦的需要!
7.本文按照消费扶贫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思路层层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试题解析
1.   本题要求资料5:“在消费扶贫过程中,消费成了高尚的消费,脱贫成了有尊严的脱贫,物质满足之外,也有精神的享受,消费扶贫因此而有了高度。”这段话的理解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所以在文章中一定是有对这句话的阐述,且文章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
2.   自拟题目,所以本文是自命题文章。
3.   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章,且要求中写明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所以在具体论述中要结合当前实际,有事实论据。
4.   要求观点明确,就要做到标题、开头、结尾等显眼位置直接揭示文章中心论点,表达明确,不含糊;论证充分,就要做到在论述时理论与事实相结合,多采用排比等句式,增强文章表达力;要求层次分明,就要做到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内在逻辑,有序展开论述,不可想到哪里说哪里;不少于1000字,建议字数控制在1000-1200字以内。
知识拓展
扶贫攻坚是最近考试的热点话题,消费扶贫作为其重要的举措之一,考生要重点积累相关素材。以下是一篇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消费扶贫的倡议书,考生可以作为文章素材复习使用。
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消费扶贫的倡议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产品与服务,帮助他们增收脱贫的重要方式,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关于“组织消费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我们共同发出如下倡议:
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金融机构、大专院校、医疗单位等,是消费扶贫的关键力量,在消费扶贫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创新政策举措,将消费扶贫纳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和地方各级结对帮扶工作重要内容,在同等条件下持续扩大对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有关部队特别是驻贫困地区部队,要结合军队帮扶工作,积极主动参与消费扶贫。
东部等发达省市是消费最旺盛、最活跃的地区,是推动消费扶贫工作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发挥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等政策机制作用。东部等帮扶省市要利用技术、产业、资本、市场等优势,引导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生产基地、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积极购买受援地产品和服务,组织到受援地旅游,与受援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衔接关系和劳务对接机制。受援地要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扩大供给规模、提升品牌效应,满足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广大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是消费扶贫的重要支撑,对扩大消费扶贫规模、确保消费扶贫可持续具有重要作用。广大民营企业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依托“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帮助贫困地区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扩大对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的采购规模。社会组织应发挥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组织动员各类力量参与消费扶贫,积极为贫困地区出谋划策。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位公民都应大力传承发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为购买来自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贡献一份力量,为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奉献一片真情。
涓涓细流,足以汇成江河;绵力齐聚,定能众志成城。我们坚信,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下,消费扶贫一定能够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广大贫困群众也一定能够早日稳定脱贫、增收致富,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一起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9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