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被他们一根根插进水下面的泥土,码头被他们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游船被他们一艘艘

资格题库2022-08-02  28

问题 莲藕被他们一根根插进水下面的泥土,码头被他们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游船被他们一艘艘地布置一新,饭店被他们一家家地建起,为游客服务的程序被他们一遍遍地完善……从农民到湿地的建设者、经营者,设计码头、开游船、做更夫、当保管员、做项目负责人……原来的农民职业变得“五花八门”,随着祖祖辈辈所居住的这片湿地的旅游开发,这些原本贫穷的村民开始了崭新的人生之旅。王金宝是W镇的农民,世世代代务农为生,最近他接了一个新任务:栽种荷花。以前只会种粮种菜,种荷花还要从头学起。这1万多公斤首次在这里种植的荷花花种都是整支的藕,是当地政府专门从某省购进的。除此之外,镇政府还请了专业的荷花培育人员培训他们荷花种植的相关技术。不止王金宝一人,很多农民都因开发湿地而掌握了新技术。42岁的村民王炳仁经过海事部门的培训,掌握了开船技术,成为“路吉”船队的队长。每天,他驾驶着画舫船从码头至各大景点,拉着全船人游览湿地风光。“以前种地从来没想过要对别人负责。现在,一船人的安全都在我身上呢。”王炳仁深感现在的工作与以前种地的区别,对新工作一点不敢疏忽,在实践中已积累起通过掌握风速、水速来控制船速的经验。“转业农民”对湿地的热情,让马镇长体会很深。他说:“我们镇靠江边,以前一发水,农田就被淹,所以比较穷。大家都把开发湿地旅游当作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现在已建设好的码头就是由有这方面打工经验的村民们一起研究、设计,并亲手建造的。同样是滨水而居,但湿地开发前后,当地居民的心气儿大不一样。”“过去村里许多人与水没太大关系,而现在湿地的经营和建设几乎是全村参与。”W镇某村村支书说,“现在,虽然湿地开发刚起步,但村里已经成立了四个合作社,80%的村民都通过参加合作社的方式参与到湿地经营。其中,直接参与湿地建设的有约60名村民。”今天是“顺心如意楼”开业的日子,直到下午3时,崔莉莉才算能喘口气。以前靠捕鱼为生的崔莉莉家里的房子距离湿地景区只有两三分钟的路程,通过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房子经过一番装修,变成了现在一楼是餐饮、二楼是住宿的“顺心如意楼”。崔莉莉也带着孩子回来和父母一起开店。“做什么菜、每道菜需要多大的量以及进鱼、进菜的渠道这些问题,都需要一点点摸索经验。”连续几天,她都和同屯子的朋友每天商量到晚上10点多。现在,她初步理清了头绪,决定利用自己和父亲都会捕鱼的优势,在坝外的水域里用网围出一片区域,把打出来的鱼放在那里,客人可以到那里捞最新鲜的鱼。开饭店对姜涛来说一点不陌生。10年多前,他就和表哥张海生在天津租了个大约300平方米的门面开东北菜馆。虽然生意也不错,但他总摆脱不了心里的漂泊感。家乡开发湿地旅游后,他敏锐地感到了其中的商机,和表哥一起回来了。把原来自己住的房子重新装修,就变成了现在这家200多平方米的农家饭庄。姜涛说:“回来开饭店的好处太多了,对这边人的消费观点、饮食口味都了如指掌,关键是能回到自己家了,安心。”开发湿地旅游,在家乡就能有大发展,这是吸引姜涛毅然回乡最强劲的理由。仅仅姜涛所在的这一个村,目前陆续从外面回来的外出打工者就已有几十人。镇党委徐书记说,开始湿地开发后,当地成立了捕捞合作社和旅游合作社,其中成立捕捞合作社是为了统一鱼价。一是保证渔民收入提高,二是防止渔民间恶性竞争导致餐饮业恶性竞争,方便统一几十家农家乐的菜价。现在,在W镇的湿地上,渔船上鱼的售价基本一致,2.5公斤以上的鲤鱼每公斤30元。村民赵文斌说对于他们的创业方向都有计划。他说,全镇计划开设农家乐、渔家乐饭店48家,目前以江鱼宴为主,为了配合湿地旅游主打的“金源文化”,以后这些饭店将做“金宴”。自从去年滨江湿地开始开发建设以来,已有上千人闻名“捷足先登”了,这让赵文斌他们对自己的“湿地大业”充满了信心。水波荡漾,草长莺飞,鸭舞鸟鸣,这是地处吉林省长白山麓龙岗山脉中段——哈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当地通过有效的保护与恢复,不仅使哈泥湿地水资源日渐丰富,而且让这里的生态环境更加优越,再现其生机盎然的景象。Y镇党委白书记说,为破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难题,Y镇于2011年提出“产业兴镇,项目活镇”的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有机食品示范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真正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此,Y镇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以当地现代农业生产企业的蓝莓基地为依托,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来扩大蓝莓种植面积,一位企业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全力构建有机食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我们更充分认识到只有保护好环境,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才有生存发展的根基,所以保护哈泥河湿地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殷董事长说,这种合作方式是公司从农民手中将土地转租过来统一管理,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公司向农户承诺:挣了算农户的,赔了算公司的。双方合作方式为股份合作,合作社成员用土地入股,然后承包管理入股土地,其余(技术、信息、培训、收储、加工、冷链、物流、市场、品牌建设等)全部由公司负责。公司有效地整合了土地、资金和人力资源,农户增收显著,合作愿望强烈。据了解,种植1000亩蓝莓等于在水源保护区增加了1000亩生态林。种植蓝莓需要大量的生物有机肥作改土材料,能有效遏制土壤退化,从而保护了黑土地,哈泥湿地的生态环境也将明显改善。村民张继舟满脸幸福地说:“过去家里种地收入低,我只好外出务工,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自从有了这蓝莓企业,我就回来了,不用离开老婆孩子和父母,一年收入比我在外面挣得多,现在的生活真不错。”目前,镇里正在合作发展1000亩蓝莓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入社成员增加至200户,从业人员达400人以上,户均5亩蓝莓,保底增收15200元,较种植传统农作物增收3.8倍,农民增收将更加显著。无独有偶,在与Y镇几里之隔的V国家湿地公园是企业投资管理的公园,近年来,他们探索走出了一条湿地保护与生态农业和谐发展的路子。2012年,建园初期实施退耕还湿工程,将水库上游的耕地通过生态补偿的办法,退出生产经营活动,并从河北白洋淀引种芦苇,恢复湿地面积40公顷,河道清淤综合治理延长500米,湿地水质已达到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湿地公园还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租赁周边农民4100亩水稻田的使用权,用于有机稻种植,开发了湿地农业观光、蟹田米、龙虾米等生态产品,年产值达1500万元。同时在公园湿地湖区开展了绿色渔业养殖,现已批准为省级健康水产品养殖场。这些项目共安置农民就业150人,年增加农民收入450万元,再加上流转土地增加的收入,仅湿地保护建设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1065万元。V国家湿地公园已累计投资3300万元,在湿地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广,“生态红利”日益凸显。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梁院长指出,保护好湿地生态,也是改善民生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基于“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然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近年来,吉林省在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方面,通过“河湖连通”等重点湿地工程,有效发挥调蓄洪水的作用,解决了水土流失的问题,使全省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缓解。“给定资料1、2”介绍了湿地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几个成功案例。假如你是某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就此整理一份经验总结材料,请拟出这份材料的内容要点。(25分)要求:内容全面,要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达简洁;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4年山东省公考《申论》真题(C类)

本答案格式上有标题,符合内容要点的基本要求;内容上包括两部分,分别为背景介绍和具体经验,在具体经验介绍时通过分条罗列,体现出了条理清晰,同时经验以总分结构呈现,既有方向性的经验,也有具体说明的做法,更容易理解;字数符合要求。

试题分析:
(1)本题的基本任务是整理一份经验总结材料。总结经验是为了从以往的学习、生产、工作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推而广之,使以后的学习、生产和工作去掉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和科学性。由此可以看出,经验总结材料的最终目的是“推广”。结合这道题,给定资料5、6介绍了湿地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几个成功案例,提示我们需要找到具体的做法,然后将做法转化为经验,也就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方便推广。所以,在答题重点上要突出经验和具体的做法,在形式上应该是经验+具体操作性的做法。
(2)题目要求我们拟出这份材料的内容要点,在格式上不需要形成完整的经验总结材料,重点突出标题、内容要点,在“称谓”“落款”“时间”方面可以弱化。其中,标题参照“关于+事由+文种”的格式,可以写成“关于湿地保护与开发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材料”;内容要点上,开头要突出“为了更好地借鉴经验,推而广之”,正文部分突出“经验+具体操作性做法”;结尾部分,突出学习借鉴的决心和态度即可。本题中经验总结材料要求写内容要点,不要写成完整的材料,突出标题和内容要点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8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