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

admin2022-08-02  19

问题 “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这样内容犀利的言辞,不是出现在辩论赛上,而是一名中学生在3000多名师生众目睽睽之下的激情演讲。2012年4月9日上午,J省某中学举行升国旗仪式,一名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时,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5分钟的演说中,这名学生“慷慨陈词”,表达自己对现行升学和教育制度的不满,抨击父母强加给自己的所谓理想,学校没有让这名学生停止演讲,坚持让他讲完,事后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针对这一事件社会各界议论纷纷。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将这一事件评为2011—2012年度“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十大事件”之一,认为学校并未因此而恼羞成怒或严厉处分该学生是一种对未成年人的尊重与保护。而相关教育界人士则认为,该学生的言辞多多少少会对其他学生的心态产生影响,一味地放任或严厉处分都会对其本人和其他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效果,学校如何在尊重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的基础上消除影响,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考验着学校的管理水平。弗吉尼亚公立小学暑假前的最后一天是学校举办期末颁奖典礼的日子。尽管颁奖典礼是早上举行的,依旧有很多家长请假前来出席。首先是给全勤和高勤的孩子们颁奖。美国教育讲究责任感,提倡参与的理念,从这个奖项的设立中可见一斑。其次是由学校图书馆负责人给加速阅读达到十级的孩子们授奖牌。这个评价体系对孩子们的毅力和坚持精神的考验远远超过了对智商水平的考查,而对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接下来的颁奖项目是颁给最出色的家长志愿者,这位家长给学校贡献了最多的义工时间。从这个奖项的设立上,你可以看到美国教育是如何提倡贡献社区和回报社会的,对在美国大学的录取中将“社区贡献”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不会奇怪了。美国小学里经常听到老师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聪明,而是你有多努力。这种观念在“最大进步奖”的设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给定资料1”中画线部分相关教育界人士的话准确地分析了这一事件的影响和处置原则。假如你是该中学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解决这一问题,校领导责成你就此事对全校师生做一个简短的发言,请你列出这份发言稿的要点。(20分)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4年黑龙江省公考《申论》真题

本题答案由事件回顾、事件分析和总结陈词构成。对材料把握全面,没有要点遗漏。要点之间是递进的逻辑关系。
试题解析
1. 根据给定资料8,说明答案的要点要紧密结合材料8进行要点整合。
第一段主要讲述事件的经过。从学生和校方两个方面可提炼的要点有:我校高二学生在升旗仪式演讲时偷换发言稿当众抨击教育制度;校方坚持让其讲完,事后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尊重和保护。
第二段围绕社会对该事件的议论阐述,可提炼的要点为:该名学生的演讲行为略有偏激。现行教育制度虽然不完善,但一味偏激的去否定,缺乏理性思考。再者自己对父母强加理想的不满,可与父母沟通协商,而非在庄严神圣的升旗仪式上抒发个人情绪,影响其他学生的心态。
第三段列举弗吉尼亚公里小学的事例。可提炼要点为:老师、家长及时与学生多多沟通,化解孩子们心中的不满。学校也会在教学中加强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引导其梳理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意要求:“逻辑清晰”即在作答中要秉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对要点进行呈现。“观点明确”即对作答对象的认知要明确还要符合材料。“有针对性”即答案的整合要针对材料。最后,本题的作答还要把握300字的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8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