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脑、手机等媒介,尤其是智能手机,作为社会信息交流系统,几乎连接了人们的方

考试题库2022-08-02  33

问题 如今,电脑、手机等媒介,尤其是智能手机,作为社会信息交流系统,几乎连接了人们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方式及日常生活,它在带来丰富、精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媒介依存症”就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其中包括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等表现。对媒介的过分依赖,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这不仅影响着人们必要的交流,还让人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进而形成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有媒体曾报道了一个家庭聚会故事:爷爷召集儿孙吃饭。儿孙们却在饭桌上玩手机,被冷落的爷爷一怒之下摔盘离席。这个故事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网友普遍认为,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已经对个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产生了不良影响。现实生活中,时时可见地铁上、公交车内大部分人紧盯着手机屏幕,餐厅里人与人邻座近在咫尺,却各自手机玩个不停,心如远隔天涯。浙江大学社会学系M老师认为,曾经被视为电脑独有的“网瘾”已蔓延到手机上,智能手机的影响可能会超过电脑,一些缺乏自制力的人会更加严重地沉溺于虚拟世界中。有一定自控力、判断力的成年人尚且摆脱不了手机的诱惑,又怎能指望儿童能自控呢?如今不少孩子在手机、电脑等新媒介的陪伴下日渐“孤岛化”,缺少玩伴、缺少交流,习惯于自娱自乐,整天抱着手机,性格越加内向孤僻……当今少年儿童的“媒介依存症”现象让人忧虑。某市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年轻父母,发现多数孩子都存在“媒介依存症”。市民秦先生的女儿茜茜今年9岁,用iPad玩游戏、下载APP,甚至逛淘宝都非常娴熟。茜茜说:“从我记事起,妈妈就给我买了iPad,教我玩游戏、看视频,现在iPad的功能我都摸熟了,每天放学回家只要写完作业妈妈都让我玩,我现在已经离不开它了。”秦先生对女儿玩iPad一事并不在意,他说:“父母身体不好,女儿是我和妻子带大的,我们每天上班都很忙,下班一回到家就想休息,所以女儿5岁时就给她买了iPad,让她自己坐在一边玩,我们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养孩子实在需要耗费太多心力、体力,于是希望“喘息”片刻的父母便借助电视、iPad、手机等媒介工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自己玩。殊不知长此以往,孩子不仅视力受损,还会导致其注意力不易集中、性情孤僻、思维模式受影响等症状,最终出现尼尔·波兹曼所描述的“童年的消逝”现象。“连接”时代需要赋予人类一双透视眼,能够“穿越”浩瀚的网络海洋,父母要提高媒介素养,成为各种纷杂信息的“把关人”,帮助孩子选择内容,锁定节目,解读信息,并规定每次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美国硅谷的很多高管,包括乔布斯在内,他们都会限制子女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孩子玩电子产品,无论是过度放纵还是严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确的做法。父母可以规定孩子玩的时间,比如每次玩不能超过半小时,如果违规了下次就不能玩,按照规矩来,让孩子慢慢习惯于遵守规则。在孩子要持续玩电子产品不能停下来时,父母可以转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跟孩子做家庭游戏,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陪孩子阅读、画画,或者带孩子外出运动、逛公园等。孩子的“媒介依存症”,很大原因是由于没有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动提供“电子保姆”所致。家庭生活中,父母的以身作则最为重要。如果家长每天手机不离手,沉迷于电脑游戏或长篇连续剧中,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孩子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下班回家后,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游戏和玩耍,这是帮助孩子克服“媒介依存症”的最理想途径。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在线”栏目曾播出《一家三口办报记》,讲述了海洋一家三口为培育女儿冰冰而创办家庭月报《我爱我家》的故事,担任报纸主编的女儿冰冰在与担任编辑与编审的父母的互动过程中改变了她原来胆怯和孤独的性格。儿童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能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沟通感情、提高认知能力,有利于健康性格的养成和良好行为规范的确立。家庭是儿童最佳的成长环境,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我国《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监护不仅是权利,更是责任,于情于理于法,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符合其身心特点的成长环境,而不是对孩子不闻不问、疏于管教。父母在子女监护照料、教育引导中起着至关重要、难以替代的作用。媒体调查发现,多数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家长的陪伴。在孩子看来,“讲个故事给我听”比物质更为重要。童稚年代应该是小伙伴们一起放肆嬉戏奔跑,家里严父庭训、母慈子孝、围炉夜话、阖家笑语的温馨场景。父母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是冷冰冰的电子产品所不能相提并论的。近期,某市准备发起一次宣传活动,倡议广大家长“关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警惕少年儿童媒介依存症”。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2,拟写一份倡议书的内容提纲。(20分)要求:(1)提纲挈领,(2)条理清楚,(3)有针对性;(4)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7年山东省公考《申论》真题(C类)

本答案符合倡议书的基本格式要求,内容上包括背景介绍(新媒介依赖的问题和危害)、新媒介依赖的原因、倡议的具体做法和总体的呼吁,结构合理,同时用1、2、3、4更突出行文最关键部分,即倡议的做法;语言上通俗易懂;字数符合要求。
试题解析:
(1)本题作答任务是拟写一份倡议书的内容提纲。提纲即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而不是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2)倡议书倡议的做法是关键,在格式方面,倡议书要包括标题、称谓、开头、主体、结尾这几部分,但因为是提纲,所以不用写发文主体和发文时间。另外,围绕倡议书的写作目的,开头、主体、结尾这三部分在内容上对应“为什么倡议”“倡议做什么”“呼吁号召”。
(3)答好这道试题要把握好结构,重点应放在倡议家长怎么做方面。另外,写成提纲的形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8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