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多年美国教学经历的纽约大学教授陈宇新认为:美国的“快乐教育”并不一定能教育出

资格题库2022-08-02  17

问题 有着多年美国教学经历的纽约大学教授陈宇新认为:美国的“快乐教育”并不一定能教育出快乐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快乐教育”给了孩子们过多的没有根据的自信。然而,现实却并非总是玫瑰色的。自从“快乐教育”的理念从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并逐渐成为美国教育的主流理念后。美国中小学生的教学和科学表现就不断下降。有意思的是,正当美国的政府官员、教育工作者以及企业家们痛心疾首于“快乐教育”的弊端,呼吁更多作业、更多测试、更严标准,主张“增负”时,中国正在努力“减负”。德州农工大学的威廉·克莱姆(Willinm·Klemm)称,美国需要纠正反对记背的偏见。甚至连美国教育部都拉响了警铃,他们在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斥责美国学校,为学生缺少数学运算流利度而感到悲哀。该报告总结道,学校需要接受令人生畏的“灌输知识与实践练习”的教育之道。理性地来看,美国的教育方式善于挖掘孩子的创造力,适合天才的脱颖而出;但是普通的孩子往往缺乏足够的基本技能训练。这被经济学家公认为是造成美国社会收入差距扩大,制造业外流和中产阶级弱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现有教育方式在基本技能训练上做得不错,但却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多数孩子感到痛苦。同时这也造成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艰难。给定资料1显示,当我国正努力给中小学生“减负”时,倡导“快乐教育”的美国却在大声呼吁给学生“增负”,请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15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深入,逻辑严谨,表述准确,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4年吉林省公考《申论》真题(乙级)

1. 确认题型:此题为典型现象类综合分析题目,常规答题思路确认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 明确细节:结合题干和材料信息可知“是什么”点明态度,表对对“中国减负”和“美国增负”各自的看法,体现“观点明确”;“为什么”分别谈及中美教育发展情况,落实在本题当中及各自发展优缺点;“怎么办”落实对策,由于中美教育优势互补,故对策提出可以宏观体现“取长补短”,立足国情,突出强调中国做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6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