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啊,这里很多老房子被废弃,濒临倒塌。屋顶残破,梁柱上出现斑斑点点的虫眼……

最全题库2022-08-02  23

问题 “以前啊,这里很多老房子被废弃,濒临倒塌。屋顶残破,梁柱上出现斑斑点点的虫眼……像奄奄一息的病人。”XN村支书老王对从省里来调研的小姚介绍道,“屋里不亮堂,杂草丛生,墙体垮塌,有的连横梁都断裂了。”“那时候,这儿的老房子基本没人住。我也跟着儿子去了县城,时不时回来一趟,可村子都空了。”村民吴大妈回忆时也不无叹息,“修得再漂亮,没人住也就是个屋子,没有人味儿!”作家阿敏是XN村的租客,她已在村里住了些年头了。“我曾经离开过一段时间。因为那时候这里人越来越少,没有种田、犁地、收谷、摘果等生产活动,没有欢歌,没有笑语。这里成了‘空心村’,没有真正的生活气息,没有我想要的乡村民居的味道。”“再不行动起来,要不了几年,我们村就将不复存在了!”当时,这样的警告在老王脑袋里响起。“我们的房子大部分不属于文物级别,没有办法申请经费修葺,但我们自己也得想办法,赶紧行动起来啊。”2010年春,在老王和热心村民老冯的牵头下,全村人合力捐款捐物,自筹4万多元,对村里最具特色和保护价值的Y堂大宅院正屋破损部位进行了集中修缮,制定了以“保护环境、不准私占、清理整洁、损坏赔偿”等为基本内容的大宅院保护公约。此后,村民们自发成立了村志愿队,不仅承担了公共区域保洁工作,更常常挨家挨户地排查危房安全隐患,宣传自用民屋的日常修葺维护常识。“房子嘛,最怕水和火。没有住就容易坏掉,人住着,房子有点啥问题也能及时察觉。本来随便弄弄就能解决的小问题,因为没人,几年下来,就成大问题了。”XN村请相关部门对全村有文物保护、旅游等方面价值的民居进行了清理,并划定了保护区域网格,立起了保护标志。而村民们更是主动当起了网格员,协助建立各栋民居的档案。这几年,返乡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又有了生气。人回来了,自然是要居住的,这时候再不行动就没有道理了。“现在,村里用土地流转办联合社赚到的钱,给大家改善了供水供电和通讯条件。住起来确实比以前舒服多啦。”吴大妈说道,“能住得舒服,谁不爱自己的老家呢?”在调研完XN村自发的民居保护工作后,小姚在笔记上写道:有居民,方有民居。和巍峨雄伟的皇宫比,民居更能代表中国的人文精神和生命血脉。它是家,是安身之处和心灵寄托。但保护再重要,也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在民居保护工作中,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过于追求“原汁原味”,只强调对民居原貌的修葺和保持,忽视甚至限制必要的现代化改造。这样的民居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最后只会导致“人去屋空”。而另一个则是过度的现代化甚至是商业化的改造。比如某些古街改造,把各个时期的旧民居改建成清一色的仿古建筑,沿路店面几乎全在经营衣服、箱包,成了“服饰箱包一条街”,它们是商业之地,却不是人们生活之所。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对其划线部分“有居民,方有民居”的理解。(15分)要求:(1)紧扣资料,观点明确;(2)逻辑清晰,语言准确;(3)字数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9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广西B卷)

思路方面,本答案按照“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进行组织。内容方面,首先对这句话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和表态;其次分别展示了“没有居民对民居的危害”、“有居民对民居的好处”和“民居对居民的重要性”的具体表现。最后针对目前遇到的困境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词句表达方面,本答案不要单纯进行要素罗列,需要加上“因此”这样的逻辑词使得表达衔接更加顺畅。

【试题解析】

1.根据“给定资料2”,说明答案的要点都来自于此,需要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理解。

2.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理解类题目。首先让我们回顾下其答题方法: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是对句子进行简要概况,材料中有可以直接摘抄,没有可以不写。深层含义是将材料中的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等要素进行提炼,材料有哪些要素,就写哪些要素。其次再来审读这句话,“有居民,方有民居”很明显这句话重在阐述居民和民居这2个核心关键词关系。且侧重强调居民对于民居的重要性。可以有正反2种表现形式。有了居民,民居很好;没有居民,民居出现很多问题。这些只是我们的预判,具体材料中有什么写什么,以材料为王。

3. 注意要求:“紧扣资料”即答案只来源于材料内,不能添加个人的主观想象。“观点明确”即,必须对其进行表态,且表态词以材料中的原词优先。“逻辑清晰”即答案的组织要严格按照答题思路的逻辑进行书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语言准确”即以材料为主,使用材料中规范性的表达。“简明”即使用短词短句,保证要点精练。最后,本题的字数要求不超过200字,需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答案的组织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5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