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互联网共成长”,是大多数80后、90后、00后真切的生活感受。在互联网业发展

最全题库2022-08-02  38

问题 “与互联网共成长”,是大多数80后、90后、00后真切的生活感受。在互联网业发展初期,沉迷网络几乎就是年轻人不务正业的代名词。近期,一项媒体的调查显示,如今有91.9%的青年在网上拥有至少两个与本职工作完全不同的身份,他们大都利用课余、下班时间、周末和节假日在网上经营着新身份。如果按照传统价值观念来分类,他们做的事大都可定性为“好事”或“有意义的事”。在某咨询公司担任新媒体编辑的小周就是这些年轻人的代表。小周在十几个APP上都有自己的身份,例如文学吧的10级用户、重度网瘾网友互助会成员、养鸡公益爱心大户等等。不过,最让小周有成就感的身份,还是某支付软件的安全志愿者,“大四的时候,室友曾被骗走了当时身上仅有的几千块钱,我一下子觉得诈骗离我们很近。”小周说,希望自己能为保护善良出一些力。调查显示,最受欢迎的十大新身份包括种树能手、在线课堂主播、大众评审员、网络动物救助员、行走捐达人、养鸡公益大户、交通路况举报员、网络安全教育志愿者、信用分学霸和美食评论员。无一例外,都是在网上“做好事”,在有限的时间内,年轻人将自己的时间价值最大化,在丰富自己的同时,也带给他人和社会更多回馈。以某支付软件上的“养鸡公益大户”为例,已有1.25亿人通过这个新身份,为19个公益项目捐赠了92亿颗鸡蛋,帮助了432万人。小孔在现实中是萌宝妈、投资人,在网络上则是财经知识分享群群主、网络秀场咖等等,而小马在自己成功创业之后,利用业余时间成为了线上小微大学讲师,在网上免费教小商家生意经。年轻人在网上努力经营新身份也不是人人赞成。“养鸡爱心公益大户”张先生是某单位工作人员,此前因为捐赠爱心最多,被评为全球最有爱养鸡大户,还获得了1265个真鸡蛋。不过,媒体对于张先生的报道却引发了一些网友的质疑:“每隔半小时就看一次手机,还干不干其他事?在工作时间不就是不务正业吗?这样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单位同事对此也有微词。张先生对此不以为意,他有自己的生活心得:“不务正业的观念已经过时了,所谓职业不就是一份工作吗?网络空间为我提供了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的成就感,只要我做的事是有价值的,就是正业。”每一次互联网风口的变换,都伴随一场大规模的人才迁徙。这个时代,个人的职业生涯,越来越受到风口的裹挟。互联网“潮人”小胡对此感受深刻。小胡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关键转变,发生在2015年。那时候,他在微软从事技术咨询工作,发现自己很难再有上升空间,便开始盘算跳槽。他注意到了Uber,这家公司刚进入中国,他判断,这样的外资公司会吸引大量的热钱进来,并且会发展很快。他进入Uber的职位是运营经理,当时Uber在北京正遭遇滴滴疯狂挖角,很多人从Uber跳到了敌方阵营。小胡选择了坚守,但网约车大战最终以滴滴合并Uber中国而告终。合并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是,那些“生而骄傲”的Uber年轻人,被迫流落四方。离职前,小胡拿到了多个入职Offer,最后他到小蓝单车担任了副总裁。当时,共享单车行业正处在爆发前夕。2018年,共享单车彻底坠落。小胡在小蓝单车被并购后离开,加入饿了么再次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对于过往的经历,小胡有自己的感悟:“年轻人就得抓风口,风口就意味着财富和名声,我必须站在风口上。年轻的时候不折腾,那打算什么时候折腾?”在他看来,大部分人都是打工者的角色,对于打工者而言,去风口公司工作是一笔绝对划算的买卖。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产业变革和秩序重构,在风口的变换中,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感悟,是成长的烦恼,也是成长的代价。“给定资料1”中的张先生与小胡通过自身在互联网世界的经历,总结出各自的职业观,请对他们的职业观分别进行评析。(15分)要求:观点正确,分析透彻。篇幅250字左右。

选项

答案

解析 2020年江苏省公考《申论》真题(A类)(网友回忆版)

本题目为限定作答范围的评论型综合分析题,材料中出现两种职业观,并由“张先生”和“小胡”两个案例来呈现和展开,考生应重点解读案例的观点态度,把握评论型综合分析题的作答逻辑。

资料2中,“张先生”利用网络可将时间价值最大化,丰富自己,帮助他人,获得回馈。但过度沉溺网络会浪费工作时间,降低效率,影响人际关系。“小胡”顺互联网大势可迅速积累财富、名声等。然而,过于急功近利,会导致目光短浅,职场稳定性差,最终令社会浮躁。因此本答案按照材料逻辑,将答案要点整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建设网络强国阶段”、“大数据时代”四大点,并对材料中要点作分类合并,分条撰写,各要点间不存在重复交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5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