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综艺节目一直处于“搬运工模式”,甚至出现了多家卫视为争夺同一个外国节

免费题库2022-08-02  17

问题 近年来,中国综艺节目一直处于“搬运工模式”,甚至出现了多家卫视为争夺同一个外国节目版权大打出手的情形,仿佛一个综艺节目没有点外国血统就没法在本土立足。一位电视节目制作人无奈地摇头:“为什么老用外国版权的节目呢?还不是被‘急功近利’这四个字给逼的。”的确,别人都在赚快钱、捞热钱,你还能有心思老老实实搞原创,坚持慢工出细活吗?现在引进的节目,它们的运作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了,不需要自己再砸破脑袋、抓掉头皮地去找亮点、摸门道,加入几个有争议、能聚焦的明星,很容易就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拉上有实力的赞助商,就可以算作成功了。也不是没有人愿意走心搞原创,但这些可爱的原创人往往原创不起。比起很多国家,我们的电视娱乐产业起步较晚,节目试新、试错机制建设相对于产业的井喷式的发展是滞后的。受名气、资金等限制,原创节目本来就没有宣传优势,甚至可以说占尽了后发劣势,这要是播出效果不理想,电视台遭受的损失,谁来负责?所以说,原创人根本原创不起。“我希望对文化创意的保护不是过年送饺子式的间歇性的短暂关心,文化创意在萌芽阶段是十分脆弱的,需要强有力而稳定持久的呵护。”一位没有什么名气的综艺工作者道出自己的心声。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进口”“混血”的综艺节目当然有它存在的道理,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有多么完美。一档节目,不管有多么光鲜靓丽的明星、闪亮炫目的舞台效果,如果不能从情感上与观众产生共鸣,就很难真正进入观众心里。现阶段,国内大量综艺节目有两个特点:“懒”和“急”。在创意、设计、构思方面,直接购买外国版权、搬来外国团队,原创欠奉,千人一面。而与这遥相呼应的就是制作和开播的“急”,一有节目就赶紧制作,根本不管是不是粗制滥造,不经打磨就开播,刷流量,拉收视。于是就有了这些场景:满屏选秀拼苦难讲励志、做菜谈孝顺秀恩爱,各个“明星天团”游遍世界把玩游戏渲染成西天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红男绿女组团相亲,各种套路各种摆拍……为迎合市场,甚至出现了一些内容低俗、格调低下、物化丑化女性的节目,给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造成不良影响……而大量刻录翻拍、复制粘贴式的综艺节目造成了严重的产品过剩、资源浪费,直接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市场疲软。据统计,这样的节目,全国不下百个,而新的换汤不换药的节目还在被人们孜孜不倦地制作出来,这样只用力不用心的“勤奋”,发人深省。而同时,一些话题清奇、审美健康的小成本网络综艺却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一些取材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百姓现实生活的节目也引起相当一部分观众的兴趣。这些新兴的综艺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小而美”“新而奇”的路线,有的扬的却是“黄钟大吕”的风格,既有“琴棋诗画书酒花”,也不乏“柴米油盐酱醋茶”,它们以或深沉隽永,或灵动飘逸的独特气质吸引了观众,为嘈杂聒噪的综艺界注入了一股沉稳而坚定的泠泠清流。多元时代,人们的兴趣爱好本就千差万别,一味强调纯粹的娱乐功能,反而会丧失弄点。大众不大,小众不小。为何不另辟蹊径发掘培育观众新的兴趣点呢?耕耘多艰,需要勤恳、走心和颠扑不灭的自信,希望综艺节目兼具娱乐心情的“轻”和发人深思的“重”。“给定资料1”描述了国内综艺节目领域存在的问题。请根据“给定资料1”,指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要求:针对性强,简明,建议合理,有条理。不超过300字。(40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7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宁夏卷)

答案从“国内综艺节目”进行概括,结构严谨,此外“问题”、“改进建议”的概括要求,满足材料重心,概括准确、恰当。最后作答,保证了答案要点的齐全、完备,满足了题干“准确全面、简明”的要求。

试题解析

1.依据“给定资料6”,说明答案的要点比较集中,需要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归纳概括。

2.本题的重点在于回答的要素是对策,按照“总分”格式来书写,本题中涉及到了国内综艺节目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对策)。结构上,分段撰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存在的问题;二是改进的对策。内容上,问题为:缺乏创意、机制落后、宣传不足、质量不合格、扭曲价值观等这几个方面展开,对策为:政府部门和企业两大部门的相应做法。

3.注意要求:“针对性强”即以材料为主,使用材料中规范性的表达。“简明”即使用短词短句,保证要点精练。最后,本题的难点在于字数较少,不超过300字,需要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答案的组织能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4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