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政协会同市委、市政府多个部门,以“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

资格题库2022-08-02  36

问题 A市政协会同市委、市政府多个部门,以“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题,先后赶赴7个郊县,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A市在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等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调研中还发现,A市部分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材料是调研情况的摘编。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施行撤点并校。撤点并校在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学生上下学路程远、交通安全隐患多、生活成本增加等新问题。新农保制度已实施多年,但保障水平低。据估算,即便按每年500元的档次缴费,农民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也仅有129元。基层卫生院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部分医疗设备陈旧、老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病房床位少,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床位都在100个以内,每300~500个农民才能有一个医疗床位,而村级卫生室基本没有医疗床位。通过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基金,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了一些文化、体育设施,但平时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最有进步的活动就是广场舞,从城镇发展到农村,成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极少数亮点之一。农村书屋、农村电影基本都是为完成任务所进行的例行工作,花了钱,却没有效果。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散乱无序,农民迫切希望整治村庄环境。农村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农民迫切希望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公交村村通。此外,由于缺少配套的公共设施,导致垃圾污染严重,农民迫切希望提高饮水质量,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用上清洁能源。当问到“您对你们村的发展有何期待和建议”时,83.7%的农民最希望政府加强用水、道路、住宅、生态、绿化等建设。尤其是条件落后的偏僻村组,希望继续完成农村道路硬化和改善农村环境。71.3%的受访农民期望解决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加强管理和维护,为农田正常灌溉保驾护航。乡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乡村“空心化”使乡村治安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包括盗窃侵财类案件发案率高、由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引发的治安案件增加、村霸乡霸活动抬头等。一位农民对实地调研人员这样总结农村治安状况的恶化:“如果养猪,就要每天晚上守在猪圈旁;如果养牛,也要每晚守在牛棚旁,根本想都不敢想在家睡觉。”调查还发现,犯罪团伙在农村地区的影响增加。有些犯罪团伙在村子之间流窜作案,有些则长期驻留。一些地方团伙制造假货、非法开设枪支制造工厂,甚至制造毒品,以此来快速脱贫。一些城市犯罪团伙在遭到公安部门的打击后,转入农村活动,因为农村地区地域广,更容易隐匿违法活动。此外,许多村庄的劳动力全部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而他们很容易受到不法人员的侵害。由于没有父母的有效监管,农村留守儿童的违法活动增多。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许多高污染企业不断向乡村和山区转移。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郊县,乡村已变成“大工厂”,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随意排放,乡村水污染十分严重,并且因此引发了多起群体性事件。此外,还存在农村资源过度开发、禽畜养殖污染物随意排放、生活垃圾大幅增加、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城市垃圾在郊区农村简单填埋等环境问题。B县作为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农民人均耕地少。但大片的良田长满荒草,耕作的土地和抛荒的土地相当,有些地方抛荒的土地甚至比耕作的土地还多。通过走访,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低廉,导致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以水稻为例,100斤的水稻收购价为120~140元,亩产水稻900斤,一亩地收入不超过1200元,除去化肥、农药成本,加上国家各种补贴,一户农户种一亩水稻也只有几百元的收入,如果要算劳动力成本的话,在家种水稻一天收入不超过10元。而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远远超过在家种一年水稻的纯收入。由此可见,在家种田最多只能解决自家温饱问题,谈不上改善生活,更谈不上发家致富。结合“给定资料1”,对A市部分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概括。(20分)要求:紧扣资料,内容全面;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6年河南省公考 《申论》真题

审题:题目确定了给定材料的范围即“给定资料2”,作答此题不再需要阅读其他材料。作答的对象是“A市部分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概括”,典型的归纳概括类的题目,需要我们从材料中发现A市农村地区存在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可重点关注“问题、不足、缺陷”等问题类词汇。要求:紧扣材料,即从材料中找;内容全面,不可遗漏要点,20分的分值至少四至五个点或更多;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注意答案的条理性,能分层的分层,不能分层的每个点至少按总分结构来写;不超过300字,注意字数,可根据点数平分每点的字数。

找点:经过阅读材料我们发现,材料共11个自然段,整体上呈现总分结构,前三个自然段为总,后八个自然段为分。前三个总体引入了问题,后八个自然段基本一个自然段说明了一方面的问题。如第四个自然段是教育方面,撤点并校后带来的学生上下学路程远、交通安全隐患多、生活成本增加等新问题。第五个自然段是医疗方面,保障水平低的问题。第六个自然段是公共设施方面,大部分文体设施都处于闲置的问题。第七个自然段说的是环境方面,村庄环境差,垃圾污染严重的问题。第八个自然段用反问的方式,涉及的也是环境、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可以考虑和前面自然段进行合并。第九个自然段是治安方面,乡村“空心化”、治安环境恶化、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活动增加等。第十个自然段是环境方面,可与第七个自然段合并。第十一个自然段是土地方面,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土地撂荒严重。

加工:找点后必须进行适当加工,使答案看起来逻辑清晰。经过阅读我们发现第四至第十一自然段,基本每一段展示了一方面问题,分别是教育方面、医疗方面、公共设施方面、环境方面、治安方面和土地方面六个方面问题。可按以上六个方面分条梳写,每一个点按总分结构,如此答案会更加满足“条理清晰”的要求。共6点,不超过300字,每点按50字左右书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1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