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实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构建良好政府与社会关系、实现社会治理创新

免费题库2022-08-02  19

问题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实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构建良好政府与社会关系、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标准,强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的职责,加强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着力提高公共卫生、医疗、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服务质量”,进而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  201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认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重要性,正确把握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总体方向,规范有序开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2015年财政部、民政部与工商总局印发《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通知,明确规定承接主体保证服务质量和效果,并且接受主要相关部门、服务对象及社会的监督。近年来,群众健身热情空前高涨,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迅速增长。然而,既是体育事业管理者,又是体育服务“供应商”的体育行政部门,2013年底M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办法》。2014年4月,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首批18个项目对外公开发布,46家企业和体育组织参与竞标;7月,有16家单位与政府签约,政府为项目“买单”共99万元。至此,M市主动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实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系列做法基本形成。买什么?群众说了算。项目都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项目设置“问需于民”,首批18个购买项目中既有最具基础的“三大球”,也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秧歌、舞龙舞狮、太极拳剑等,覆盖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怎么买?“联合”说了算。由高校教授、社会组织代表、资深媒体人员等组成评审组,按统一标准对各申报单位进行评审,确定最终的承接单位和购买金额,并向社会公示,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如何评?社会说了算。所有承接单位均签订协议,实施合同化管理,项目实施情况有没有达到要求,逐一对照合同清晰明了。政府购买也激活了沉闷已久的体育市场。 过去,由于缺乏资金,协会主办的比赛活动规模小、影响弱,参与和服务人群有限;现在,政府资金可作为比赛启动经费,再加上协会的市场化运作,举办M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舞龙比赛才成为现实。2014年政府购买的18项赛事活动,现场观摩和参与的群众近10万人,共吸引社会资金超过100万元,达到了高效规范化使用财政资金、满足群众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目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群众健身消费。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负责人认为,M市探索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做法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全国范围内体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范本。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们,已经跟皮影戏传人周师傅学习了2年。每周三的下午3点半放学后,不用出校门,在学校的专业教室里,周师傅准时前来,给喜欢皮影戏的孩子们上课。而上这门课,家长不用出一分钱。从2014年1月开始,北京市推出全市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投入5亿元用于中小学课外体育、文艺、科普社团活动。两年多来,这项为家长解忧的教育公共服务,成了北京市推进素质教育资源整合和发挥教育、社区以及家庭教育合力的突破口,生发出一系列能让家长和学生真正享受到的优质教育成果。长期以来,由于孩子放学时间和家长下班时间存在时间差,很多家长只好给孩子报社会机构举办的各种托管班或培训班。虽然这些托管班存在师资差、偶尔也有安全隐患等问题,但还是成为不少家长“无奈的选择”。北京市教委推出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后,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放学后的3点半至5点这期间,各中小学都会安排课外活动,而费用由财政部门按照城区学生生均400元、远郊区县学生生均500元给予补贴。在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中,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学校只能为学生提供体育、文艺、科普等内容,不得上文化课,时间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低于1个小时。对家长来说,不用花钱,孩子有人管,还能满足孩子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政府买单解决课后3点半难题并非简单的变社会托管为学校托管。”北京市教委工作人员说,“更重要的是,在满足学生教育消费的多元化需求中,重构教育的供给体系。”为了给课后3点半教育注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科协联合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并邀请一些有参与意愿同时又有相对固定时间的艺术家和文体明星,到中小学设立工作室。西城区教委推出了“城宫计划”,在每个街道选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小学作为基地,建设学校少年宫,整合师资、场地等教育资源,开展以普及为特点的科技、艺术和体育等活动。上海市是全国最早进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城市之一,1995年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即委托某社会团体管理浦东新区L市民会馆。2009年开始,上海市民政局与区县民政局从两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共同出资,以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招投标平台,面向已注册登记,此处满足一定条件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三类组织,按比例配套使用福利彩票公益金购买社区安老、济困、扶优、助残服务以及其他社区公益服务。2009—2012年这四年间,社会团体依次中标23个、9个、9个、1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次中标52个、27个、37个、37个,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依次中标10个、4个、1个、3个。除了上海市民政局外,市绿化市容局通过定向、招标邀标的方式向直属的23个改制企业和国有企业购买环卫作业、绿化养护、林业养护等服务,全市一年约有5.8亿元的绿化养护投入,其中公开招标邀标占20%。市水务局、海洋局通过招投标、定向方式向上海市排水公司、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直属事业单位购买水务服务、排水服务、地方养护、海洋环境、污水处理等事务。市农委通过定向委托形式向上海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等购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市卫生局向社会公开招聘购买120救护员。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团市委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通过定向委任形式分别向上海市Q社会服务总社、上海市X社区服务总站、上海市G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购买为药物滥用人员、矫正人员、“失学、失业、失管”社区青少年提供的专业社工服务。 2010年静安区外经委、劳动局、卫生局通过定向委托、有限招投标、公开招标方式向区商业联合会、区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区企业联合会、民办培训中心、民办专业服务机构购买外资企业年检与业务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医疗服务的鉴定与评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服务。浦东新区教育局通过定向委托形式向民办幼儿园、民办农民工子女就读中小学、某教育管理咨询中心、公立中学、由资深教育工作者建立的教育评估中心等机构,购买学前教育的学位与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女的学位以及购买管理和购买评估活动服务。浦东新区教育局向专业的教育机构购买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估。主要是基于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是需要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的领域,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教育机构数量极少,难以形成充分的竞争性市场。 从市政府相关部门来看,大多数政府职能部门运用本部门年度预算资金用于政府购买。从区县政府来看,浦东新区已经将政府购买教育公共服务全部纳入公共预算,并且作为一个单独的条目列入部门的公共预算。上海市民政局运用福利彩票公益金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福利彩票公益金占市民政局政府购买经费较大的比重。市社区服务中心购买公共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福利彩票公益金,体现“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每年购买公共服务的金额达4000万,除市福利彩票金按每年中标项目标的50%对中标组织予以资助外,区民政部门也按照中标项目标的50%对中标组织予以资助。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市政府有关部门与各区县政府每年用于购买公共服务的经费已经由初期的几十万、几百万上升到千万、上亿的水平。综合来看,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量大,市城建和交通委员会2011年购买额超过7亿元。一些经济比较充裕的区县投入资金较多,2014年浦东新区政府购买服务预算金额达33.8亿元。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受市民政局的委托负责全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招投标具体事务。公益招投标的流程分为立项与招标、投标与评审、项目实施、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估五个环节。先由市与区县民政局提出项目招标需求,然后社区服务中心为满足资质要求的单位提交申请。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的工作平台,作为受托机构负责招标工作方案和具体组织实施、投标方案的评估审议、协助有关方面对资助项目过程监督评估与效益评价等。随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进多年,评估的作用越来越大,市民政局和市社区服务中心专门制定《上海社区公益服务招投标项目评估指标体系(暂行)》,共分项目完成情况、服务满意度、财务绩效、组织能力建设和综合效益评价五个一级指标,用于评估所有上海社区公益服务招投标的中标项目,既是评定接受上海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的主要依据,又为中标项目提高项目品质提供技术指导。结合给定资料,谈谈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其意义。(20分)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精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2017年上海市公考《申论》真题(A类)

审题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信息:一、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较宽泛。共有7个材料,应准确定位与题目相对应的材料。二、作答任务是谈谈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和意义。三、应当注意,内涵和意义应该分开表述,且一一对应,条理清晰。四、注意篇幅,不超过300字。

首先,我们应阅读材料,提取要点和关键词:整体速读定位重点段落(理论性、观点性段落);细致阅读找出重点句(首尾句,观点句,关联词句等);划出关键词。本题实则包括两个层面,即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以及对应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对给定的材料认真剖析,分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并总结意义。速度给定资料可知,材料1到材料5与答题内容息息相关,而材料6和材料7与“内涵”和“意义”关联不大,略读即可。

资料1中的第一段,开门见山,明确清晰地表述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意义。因此,可取之于材,加以凝练浓缩,作为意义的第一点。资料2通过具体的事例涉及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具体内涵,即内涵的第一点:政府为项目“买单”。接着,通过“买什么”“怎么买”“如何评”对于政府购买功能公共服务的内涵进行深刻剖析。此处,应加以高度概括,作为内涵的答题要点,即“买什么”——项目设置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怎么买”——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如何评”——实施合同化管理。以上四点,可基本概括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材料4多次提出投标、定向委托等方式,可视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与形式,概括进内涵中。

材料2中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得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达到了高效规范化使用财政资金、满足群众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目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此处可精准概括为意义的一个方面。

材料3通过以北京市一所小学为例,指出教育公共服务成为推进素质教育资源整合和发挥教育、社区以及家庭教育合力的突破口,重构教育供给体系。此处,同样可概括为意义的另一方面,成为答案要点。

材料5通过几个街道的对比分析,可得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利于充分利用、整合社区资源。这一点可以和教育资源共同概括为社会资源。将以上几点,加以概括和总结,可形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四点意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61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