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杨家村是深度贫困村,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绝大多数贫困户已经

资格题库2022-08-02  21

问题 材料一  杨家村是深度贫困村,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绝大多数贫困户已经圆了脱贫梦。为了稳定增收,杨家村决心借助山清水秀的景致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年初,在政府和帮扶单位专项资金支持下,杨家村的美丽乡村项目顺利开工。水泥道路通村入户,古建民居修葺一新,竹木栅栏、青石台阶、小桥流水的景观设计,让这个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华丽转身,好似世外桃源。  村里漂亮了,可是人居环境却是个“老大难”。远远望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可是走进老百姓家里一看,庭院乱堆放、杂物遍地是。以前村干部也多次上门做工作,但是群众认为这是自家的事,村干部管不着。关键时刻,省建筑工程集团公司的驻村第一书记小梁发挥聪明才智,为村里“量身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  8月的一天,一场“积分兑换心愿,勤劳改变习惯”的文明习惯养成活动在杨家村拉开帷幕。小梁和村干部一起向村民征集有关家居环境改善的“微心愿”,并精心设计了十项涵盖个人卫生和居家环境的评分细则,每周公布评分结果,最终按照积分排名兑现前20名的“微心愿”。“我们想通过‘微心愿’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帮助大家养成好习惯,形成新风尚。”小梁说。  村民们纷纷讲出了自己改善家居的愿望。“要是有台大彩电,忙完一天的农活,就可以陪孙子看动画片了!”村民张大娘说。“要是有台大冰箱,我家就能天天吃到新鲜饭菜了!”村民张伯伯说。他们的这些心愿,配上摄影师为他们拍摄的生活照,被制成精美的海报,张贴在村里醒目的位置。其中一张海报是65岁的唐大妈笑呵呵地在做针线活。“在整洁、干净的屋里做针线活儿,我心里那叫一个美啊!”海报上印着两行大字,这是唐大妈的感言。看着邻里乡亲竟然也能像明星一样登上如此精美的海报,村民们的荣誉感更强烈了。为了督促村民改变卫生习惯,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发现谁家乱倒垃圾可以向村委会举报,调查属实的给举报者奖励一袋面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改善家居环境一时间蔚然成风。小梁说,几个月来,从锅碗瓢盆、个人起居,到房前屋后、禽畜养殖,杨家村变化很大。  村民夏姐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自己留在村里种地看孩子。一个人忙里忙外,难免顾不上收拾屋子。“自从参加活动以来,养成了好习惯,房前屋后都干净了,自己住着也舒服。”她说。  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到护美之行人人为之,杨家村这个新建成的美丽乡村,处处透着美的气息。小梁也如约为表现优异的家庭兑现了“微心愿”,夏姐领到了心仪的热水器,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材料二  “真希望自己是‘三头六臂’就好了!”M乡王乡长快人快语。王乡长正在负责完善贫困户档案,要了解家庭人员构成、住房改造前后照片对比、种植养殖种类及数量、扶持项目公示、会议记录、入户追访、满意度调查等内容。一方面,因为建档的需要,要填写大量的表格等资料。另一方面,表格的内容很细致,不到贫困户家中实地调查那是不行的。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很繁琐,有时候要来回跑很多趟。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多,而且某件事成为舆情热点,不仅会极大增加基层工作量,而且让基层干部倍感压力。经历过几次舆情热点事件,M乡宣传干事小陈已经略有心得:尽快披露事实,优先回应网友质疑……然而,小陈却坦言工作不易:“国家强调依法治国,事情处理起来都有程序,需要时间。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越来越快,造成舆论影响迅速放大。”一次该地出现旅游纠纷,消息在网上飞快传开,网友一边倒地批评景区,可是通过调查却发现,其实是游客挑衅。“虽然最后真相大白,可还是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小陈说。  基层,是整个社会的“地基”,这个“地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时代的主流。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他们奋战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目前绝大多数政策落地都在县乡,从脱贫攻坚到民生保障,再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入户做群众工作,都离不开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忙得脚打后脑勺,加班是常态,但干部们几乎都没有加班费。有关科研机构的调查显示,乡镇干部平均每天工作10到11个小时,不少乡镇干部五六年没休过假。  王乡长说:“乡镇工作虽然忙、累、压力大,但也是我们无悔的选择。”  C乡党委李书记至今已在5个乡镇工作过,乡镇的每个岗位几乎都干过。“乡镇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产业发展、土地问题、安全生产……能最深刻地了解中国农村,最全面地锻炼干部能力。”李书记说。基层工作经历让乡镇干部的综合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工作方式也更接地气,他们也很感谢这样的历练。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文,强调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而且现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经历,相关政策也更多向基层干部倾斜。干部想更长远发展,基层工作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经历。”李书记说。  不过,在李书记看来,最重要的还是乡镇工作独特的成就感。“我们很多人都是农村出身,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农村。改变家乡面貌,帮助农民做点事,这是我们肩负的使命。”C乡地处贫困地区,李书记带领群众克服海拔高、交通条件差、缺工人、缺材料等困难,在三个月内改造了71栋房子,“看着很多贫困户欢欢喜喜搬进新房,我忍不住流下眼泪。想到靠自己的努力能够改造一方水土,有一种梦想正在一点点地实现的感觉,那个时候,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材料三  L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方偏远,过去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整体比较落后。L县一中虽然是该县的重点中学,但高考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其实我们的孩子都很想学,也很勤奋,但总体成绩就是不如城市里的孩子。每当在电视、网络上看到城市里优越的教学条件,孩子们都梦想着能接受和城里同龄人一样的教育,进行公平的竞争。”学校副校长吴老师说。  得益于这两年脱贫攻坚进程的加快,L县一中的软硬件条件如今都得到了较大提升。随着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和教育信息化大潮的推动,L县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在L县一中设立网络直播班,同步直播省城重点中学七中老师的课堂教学。在网络直播课程中,每门课都有线上线下两位老师,线上的是省城七中的老师,负责课堂授课,授课内容和进度也都以省城七中为准;线下的是L县一中的老师,他们负责课后工作,学生没有跟上的课后还需要一起査缺补漏。L县一中的学生跟着省城七中的学生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练习。  罗同学是L县一中的高三学生,他对自己刚接触网络直播课程的情形记忆犹新,“刚开始接触直播教学,那边的教学特点就是密度大,知识面覆盖广。所以有些不适应,感觉差距还是比较大。”不过慢慢适应后,罗同学说,隔了一层屏幕并没有太大的距离感,这种教学模式就像是6门学科有了12名指导老师。“他们那边问什么我们就回答什么。一开始觉得有点儿奇怪,慢慢发现已经跟上那个课堂了,当时还是有点兴奋,自信心也上来了。”  网络直播班班主任杨老师观察到,新的教学模式除了带来成绩上的提高,更多的其实是给了学生参照和动力。“他会觉得在追梦的路上自己和省城七中的同学享有均等的机会,剩下的就看自己的奋斗了。”  从最初引入一个班试点,逐渐发展到现在L县一中5个网络直播班250多名孩子上课,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参与到了网络课堂中。对网络直播班的教学效果,L县一中滕校长介绍说,当地普通班本科上线率,大概在45%左右,而网络直播班的本科上线率达到60%。虽然这些功劳并不能只归功于网络直播课程,但毫无疑问,网络直播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积极改变。  对网络直播课程的效果,何同学有另外的感受。她也是L县一中网络直播班的学生,去年毕业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回忆在网络直播班学习的经历,她说,“要说高考增加多少分,可能不是特别好说。但是从省城七中的师生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觉得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考一个什么大学,想去什么样的地方。好像是一道光,它照亮了我的梦想,让梦想变得明亮清晰。”  网络直播授课的模式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区和学校之间的资源壁垒,使优质教育资源跨时空整合、配置和流转。不过,县教育局王局长说,“技术和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L县一中为什么效果好,因为课后针对有些没跟上的学生,本地教师会再进行教学辅导。这些教师非常累,他们上直播班的时间,是上普通班工作量的三倍,很多教师要连续加班上晚自习。这对教师的责任心是一个考验,也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难题”。L县一中滕校长指出,“网络直播授课离不开电脑,大大增加了不自律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风险,学习成绩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对于网络教学模式能否大规模推广惠及更多学子,王局长坦言,目前还存在很多困难。网络教学的资源总量还是有限,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等主课上,还有很多副课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因为省城七中也缺乏相关科目的优秀教师。即便如此,一个班的费用平均一年要七万左右,如果覆盖乡村,还要铺设网络、增添设备,支出就更大了。除了缺钱,铺设网络需要协调工业和信息化局,移动、联通等通讯公司,不是教育局能够独自解决的。不过,“只要能切切实实帮助到孩子们,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去做。”王局长说。  材料四  2017年2月,东部F市与西部D市两地政府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确定共同实施劳务输转技能培训就业协作计划。3年来,F市走出了一条帮助D市群众全方位、立体式的就业脱贫路,探索出FD两地扶贫劳务协作模式,入选了110个“全球减贫案例”。  F市和D市相距2000多公里,为实现“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F市多措并举为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务工条件。针对D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缺乏技能、工资待遇不高等实际情况,F市出台政策规定:D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来F市就业的,认定为F市就业困难对象,享受F市本地建档贫困户同等的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首次来F市就业且就业满1个月的,发放交通补贴500元和一次性生活补贴1000元。  借鉴公益性岗位扶贫开发经验,探索实施“企业千岗定向D市精准脱贫计划”,为了鼓励企业安排D市户籍务工人员就业,F市遴选一批企业创建了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对吸纳一定人数以上D市劳动力的就业基地给予一次性奖励。每年在F市扶贫就业基地企业新开发2000个优质岗位,定向招聘D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  F市还开展D市优秀员工评选表彰奖励,每年评选100名D市优秀员工并给予奖励,目前已有200名员工获评,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了让D市员工吃得惯、住得好、留得下,F市在食宿条件、岗位安排、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优化,体现对他们的特别关爱,真正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政策留人、环境留人”。  贫困劳动力可以到F市务工,他们的子女如何帮扶?F市坚持渔鱼兼授,实施智力扶贫。针对部分建档立卡户学生初中、高中毕业后辍学在家,缺乏技能等问题,F市发挥技师学院优势,资助D市户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到技师学院免费就读,使他们能够学到一技之长,更好地建设和服务家乡,帮助家乡人民早日脱贫。这些学生在F市上学期间,可以免交学费、学杂费和住宿费,每位学生每年还可以享受交通往返补贴2000元、生活补助8000元、国家助学金2000元。对于一些即将毕业的技校学子,F市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多家企业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为他们学习锻炼和就业创造条件。目前已有200多名学生在多家企业顶岗实习。F市每年还腾出一批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岗位,面向D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招聘,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学历、放宽专业限制,目前已招聘近300名贫困学子来F市工作。“我要扎根F市努力工作,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回报当地人民的关爱。”D市贫困学子小黄感动地说。  对于离乡外出有难度的贫困户,F市将工厂车间“搬”到他们家门口,让他们实现就地就业、稳定增收。说起在某服装公司扶贫车间上班,贫困户小何满心欢喜:“原来出去打工,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在家门口打工,每月4000多元工资,老婆也有2000多元,我们俩既赚了钱,也顾了家。”目前在这家服装公司的扶贫车间已安排了140名当地群众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人。截至2019年底,F市已推进25家企业在D市落地,建设“扶贫车间”89个,带动18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  F市与D市结对帮扶以来,两地扶贫劳务协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主抓、企业和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的扶贫劳务协作“FD模式”。目前,已累计组织输转D市贫困劳动力就业上万人次,直接带动2万多名D市贫困人口脱贫,组织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占东部地区帮扶贫困地区总数近一半。  FD扶贫劳务协作模式,成为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全国携手奔小康培训班唯一教学案例,为推动全国东西部扶贫工作优化升级贡献了“东部智慧”。  问题一  请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小梁改善杨家村人居环境的主要做法。(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问题二  请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划线句子“乡镇工作虽然忙、累、压力大,但也是我们无悔的选择”的理解。(25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不超过350字。  问题三  L县政府准备在全县初高中推广网络直播教学,请你结合L县一中网络直播教学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广的主要举措。(25分)  要求:紧扣资料,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具体可行,不超过400字。  问题四  根据给定资料4,请就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FD模式”的基本做法拟写一份工作简报。(30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完整;  (2)条理清晰,语言准确;  (3)字数在500~6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问题一
一、制定科学方案。发挥聪明才智;因地制宜设计解决方案。 二、举办文明活动,激发内生动力,形成新风尚。向村民征集“微心愿”;精心设计涵盖个人卫生和居家 环境的评分细则,每周公布结果;如约为表现优异家庭兑现“微心愿”,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改善风气习惯。加强宣传,拍摄生活照,制成精美海报并张贴,提升村民荣誉感;实行有奖举报制度, 调查属实可予以奖励。
问题二
句话是指乡镇工作任务重、开展难,而干部却扎根基层,无怨无悔。
“忙、累、压力大”表现在:1.工作量大、时间长。扶贫工作事务繁多,加班常态化,休假少,福利待遇 难保障;2.工作压力大。舆情事件处理难,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舆论影响大。
“乡镇工作是无悔的选择”表现在:1.服务于党和国家。服务群众,促进改革发展、政策落地;2.助力干 部长远发展。深刻了解中国农村,锻炼综合能力,工作方式更接地气;3.使命感强,有独特成就感。造福乡土, 改变家乡面貌,实现梦想。 因此,政府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 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选拔任用干部注重基层工作经历,政策向基层干部倾斜。
问题三
讲究方式方法,先开展试点工作再全面铺开,具体措施如下:
1.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设立网络直播班,同步直播省城优质中学的课堂教学,实现县城与省城同步上课、 同步作业、同步练习。 2.线上线下分工协作。设立线上线下两位老师,线上老师负责课堂授课,把握授课内容和进度;线下老师 负责课后工作,查缺补漏。 3.鼓励同学积极适应。引导学员珍惜均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积极奋斗,提升自信心,打开视野,明确目 标,为学生提供更多借鉴和思考。 4.克服技术与模式的局限性。鼓励教师课后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督促,引导学生自律、跟上学习节奏;培 养教师责任心,提高教师队伍的管理服务工作能力。 5.争取更多资源支持。实现英语、语文等更多课程的资源共享;争取相关政策补贴支持,解决资金问题; 多部门协作,联合工信局、通讯公司,铺设网络、增添设备。
问题四
关于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FD 模式”的工作简报
F 市政府 XXXX 年 XX 月 XX 日
“FD 模式”是指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主抓、企业和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东部 F 市与西部 D 市签订协议, 共同实施劳务输转技能培训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协作计划,走出了全方位、立体式就业脱贫路,已累计解决就 业上万人次,带动 2 万人脱贫。成功经验如下:
一、提供政策保障,优化务工条件。出台政策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资质认定,享受本地同等补贴 政策,公平对待,精准帮扶,根据服务时长发放交通、生活补贴,实现“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 目标。二、落实千岗定向,解决就业问题。借鉴公益性岗位开发扶贫经验,鼓励企业安排就业,遴选企业创建就 业扶持示范基地,对吸纳一定人数者予以一次性奖励,为贫困户新开发优质岗位,定向招聘。 三、进行正向激励,做到感情留人。评选优秀员工,开展表彰奖励,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优化食宿 条件、岗位安排、薪酬待遇、工作时间,体现关爱增强归属感。 四、实施智力扶贫,解决子女求学问题。发挥高校资源优势,资助务工子女免费就读,免交学杂费和住宿费;搭建平台,组织校招,创造学习锻炼和就业条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学历、放宽专业限制,专设岗位 向贫困学子倾斜,腾出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岗位招聘。 五、开展产业扶贫,实现稳定增收。针对离乡外出困难的贫困户,产业西迁,发展加工业,鼓励企业落地, 就地就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59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