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

练习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应试者才可以开始答题。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试者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给定材料材料1:“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强调的是“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亦即重视理论的实践检验,这不容置疑。但是,这不等于否认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目前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的确切事实”而言,强调基础理论研究的必要性至关重要。1994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创意之国”并定为国策,英国闻讯后立即派代表团前去学习考察。1997年,英国工党当政,新政府为了振兴低迷的英国经济,下决心发展知识经济,并于当年7月新设文化媒体体育部,新当选的布莱尔首相亲任“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主席,这个工作组在1998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提出《创意产业图录报告》 。而真正的始作俑者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他在2001年出版的《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布莱尔政府也正是听从了他的建议开始扶持创意产业。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的专著《创意阶层》更是提出人类的创意是最根本的经济资源,在工业社会之后,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整个世界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为这一论断做注脚的是席卷全球的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是众多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服务,是好莱坞和迪斯尼,是《哈利·波特》和《功夫熊猫》 ,“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来临”成了从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日本提出“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兴亡”。韩国则为创意产业的发展贴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标语。我国最早引进、研究和传播创意产业理念的先行者和翘楚是著名经济学家L先生。他在十多年里出版了《创意改变中国》等20多种专著或编著,系统地阐释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内涵及延伸意义,理顺了加快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厘清了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及相关边缘产业的关系,明确提出创意产业是文化强国的策动力,是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喊出“让创意成为生意,把智慧变成实惠”的口号。在L先生的感召下,在我国的内陆地区河南,一批创意产业理论和实践开始出现,陆续出版的“创意中原系列丛书”就是例证。材料2:作家Y回忆起童年时代的趣事:书店发购书票那天,黎明时分就到了书店,而购书者的队伍从书店大门蜿蜒而出。八点十分,书店老板告诉他们只有50张购书票,“好像有人在冬天当头浇了一桶冷水”。队伍里第五十一个郁闷地看着前面拿着崭新《安娜·卡列尼娜》,后来,51在当地成为了运气不好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市场上的出版物可谓眼花缭乱。2012年,中国出版的图书达到了414005种,册数为79.25亿册,超越了美国一倍多,位居世界第一。但作者回忆中的故事在当代国人看来恍如隔世:随着书本供应在中国这几年逐渐丰富,民众对于书本的兴趣却没有同步上升。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份的调查,中国2012年人均阅读量只有4.39本,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相关数据显示,与每天平均花在电视上的100分钟以及45分钟在网上相比,我们只分15分钟给阅读。当父母向孩子灌输“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时,我们对于200页的书只愿出13.67元,这仅仅是一杯星巴克冰拿铁价格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张电影票的价格。不久前,有消息称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似乎国人不爱读书已成“共识”,到了必须要立法才能解决的地步。小标题一: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今年4月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2年,中国18岁至70周岁的国民其图书阅读率为54.9%。也就是说,在中国有四成多的人很少阅读。同样的调查,来自《国际出版蓝皮书》的统计显示,即便是在出版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也有约四成的人不读或很少读书。从数量上看,2012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24本左右,几乎是中国的6倍。美国人年均阅读7本书,韩国人11本,日本、法国国民每年读书数量在8.4本左右,新加坡5本,中国的国民人均读书数甚至还落后于泰国的5本。再看种类,美国整个图书市场销售的图书,40%是虚构类的小说。法国、德国、英国的情况也同样,35%到38%是小说类。中国的畅销书大部分都是食谱、养生指南、教辅、育儿手册、惊悚及言情小说。可见,全球都面临“阅读和学习”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还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了“世界阅读日”。小标题二:                  中国是出版大国,出版图书的种类数量都是世界第一,2012年中国出版的图书达到了414005种,册数为79.25亿册,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图书库存量最大的国家,以售价计算,目前有884.05亿元的图书积压在仓库之中。另一方面,中国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奇缺,同时藏书的流通率很低。根据文化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有7.89亿册(件),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截至2011年底,我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而在美国,每1.3万人就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英国和加拿大每1万人左右就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在德国,这个数字是每6600人一家,奥地利4000人,瑞士3000人。但相较于奇缺的图书馆资源,利用这些资源的人却更少。全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人数只有582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47%。而中国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仅为0.4次。这些数字都是美英日等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小标题三:                  《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还显示,只有1.3%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多,53.1%的人则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很少。有书不看和对自身阅读状况不满并存。“时间那么少,读书自然要读实用的书,没用的书不要读”,某位网友在面对记者时这样回答。曾任新闻出版署署长的Y认为,“一种新的‘读书有用论’正在悄然流行,而‘有用’的定义在这里又变得非常狭窄。”有书不看却对自身阅读状况不满,什么导致了这种矛盾心态?材料3:“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这句普通的口号,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追求速度,中国人“赶时间”蔚然成风。没时间处理感情,只好速配闪婚;没时间旅游,只好走马观花;没时间学习,只好报速成班……快餐、快递、快读等“快”产品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快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因如此,对传统阅读的坚守就显得弥足珍贵。2013年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18-70岁的国民对数字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1.7个百分点。数字阅读接触率的增加,昭示的不仅只是阅读载体的更新换代,更是在这种载体变革中潜藏的载体内容变化带来的阅读方式改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曾被认为是高级精神享受。有多少“70后”“80后”曾经抱着小说、名著挑灯夜读,并如痴如醉。时光流转,如今,深度投入的阅读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浮光掠影、不求甚解的“快餐式阅读”。而随着微博等新兴社交网络媒体的进一步普及,“快餐式阅读”愈加普遍。“上一次完整地看完一本书,还是大三的时候,掐指一算也有5年了。” 小曦是个白领,她告诉记者,自己好久没看过书了,平时主要靠网络和微博获取信息,“从网上看东西基本是大体了解一下,然后一带而过。”而关心时事的艾静告诉记者,以前都是通过报纸杂志了解国内外风云,看的相对比较仔细,随着微博的流行,报纸杂志早已被他抛到一边。“我只要‘收听’几家专业媒体的微博,国内外最新大事都可以一网打尽。”对于“快餐式阅读”日趋主流化的现象,不少专家表示了担忧。普遍的观点认为,“快餐式阅读”有存在的合理性,即可快速获得有用信息,扩大知识面,传播新观点,但过于功利的读书目的会让人失去学习、思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会逐渐形成以懒惰、钝化为特点的“浅思维”。对于年轻人来说,其中某些碎片化信息无疑会影响其知识结构,甚至是他们的人格完善。“快餐式阅读”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兴起,并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但这种阅读方式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君不见多少青少年为了追求“悦读”而弃华章名著于不顾,只选择那些图文并茂,抑或只有单纯图片、视频的电子读物。长此以往,不仅会使青少年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退化,乃至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甚者还会变成没有思想的“空心人”。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国画大师李苦禅也有诗云“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言警句都在阐述一个道理,社会进步需要书籍这一精神食量。无论如何,阅读快餐不及“正餐”有营养,长期“吃”势必会造成文化生活的“营养不良”。材料4:BBC(英国广播公司)今年曾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中国教学在英国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师生之间冲突迭起。英国学生抱怨中国老师过于严厉,学业安排过于紧张,课堂环境充满压力,缺少交流和互动,“被像机器人一样对待”。而中国教师则认为英国学生不守纪律、懒散无礼,课堂上有人聊天、吃东西,甚至还有女生化妆;同时,英国学生的学业基础较差、学习进度较慢,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英国中学生无法适应中国式的“高强度教学”,中国老师也对英国学生的举动十分“抓狂”。这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对于中国教师的教学模式,人们态度不一,有人赞成觉得有效率,也有人反对称麻木、无趣,不尊重学生。而对于英国学生的表现,也同样,中国老师觉得学生纪律意识差,不思上进,而英国学校校长则不以为然。据报道,BBC此前启动了“中国化的英国学校”项目,在英国顶尖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开设“中国实验班”,不仅全天作息安排和中国学校相同,所有课程也都由5名中国老师来上,全程跟拍。5名中国老师需要教导50位年龄在13~14岁的英国学生,而博航特中学的其他学生则跟往常一样,由校内英国老师教导。一个月后,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数学、自然科学的考试,来看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这是很有价值的对比实验。众所周知,由于中国中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数学、科学表现优异,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表现出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浓厚兴趣,英国教育大臣更是率团到中国考察,准备引进中国教学模式改造英国中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但是,对于是否要引进“中国学校模式”,国外舆论意见并不一致,政府积极推进,可学校老师、家长并不怎么感冒。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对比实验就显得很重要——中国老师究竟怎么教学,学生的感受如何,中国教学模式能否在英国推广,通过对比实验,更加直观也更有说服力。其实,对比实验中的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都表现出了“本身”的状态。在中国内地,这些中国教师就是这样管教学生的,要求学生听话,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而英国这些学生,面临的升学制度不同,教育管理体系也不一样,他们从小并没有被管教得这么严,也没有被要求必须听话,不准随便说话。中国教师的教学,是适合中国的升学评价制度的,学生只有听话的学习,才能提高成绩,但学生有何想法、个性、兴趣、身心是否健康,却不是老师们关注的重点。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英国,相信通过这次对比实验,英国公众会得到更加明确的答案。多年以前,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位美国朋友来中国参观一所幼儿园,看到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然后问孩子们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圆。这位美国朋友感慨地说,如果在美国,孩子们的回答会是五花八门:有说是太阳,有说是飞碟,有说是煎鸡蛋,有说是向日葵,有说是篮球……不一而足。那时,引起我们中国人的感慨,指向我们教育的弊端:整齐划一的规范式的教育,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受到的是一种“瘸腿式”的教育,我们的孩子童年就变得笔管条直,听话顺从,信服并服从于标准答案,而渐渐形成趋同性的思维模式和服从式的性格与人格。英国的传统基础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对知识学习并不采取中国教师的管教方式,也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论学生是否上进。他们会以牺牲学生的个性、自由思考和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枯燥的学习,目的仅仅是提高学习成绩吗?所有的家长、学生会关心自己的学业成绩高低吗?通过对比实验,学校、老师和家长,会深入了解中国教师的教学以及本国教育的问题,从而更清楚知道该给学生怎样的教育。因为引进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这不是由政府部门说了算的,学生、老师、家长都有发言权。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这种对比实验的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教育实验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不是拍脑袋决策。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各地不断出台新的教育政策,可是,不少政策经不起推敲,有的甚至朝令夕改。比如,某省2014年取消英语高考听力,理由是这对农村学校学生不公平(农村学校英语听力薄弱),而一年之后,该省又恢复英语听力,理由是英语教学还是要重视听说读写。这样的调整,对学生来说,就是折腾,那么为何不在改革、调整时广泛听取意见呢?为何不选择部分地区做对比实验呢?我国基础教育人士希望国外也学习我国,来“论证”我国基础教育具有优势。这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判断,从而影响对问题的解决——国外学习我国,不会是领导一句话大家就响应,欧美发达国家教育实行民主管理,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有参与管理、决策的权力。而且,就是学习,也不可让学生像我国学生那样全年无休只为学习。他们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不足中国学生的三分之一,有可能在目前基础上增加,但学生的自由成长时间不可能被挤占。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远比知识灌输更重要。或者说,基于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知识学习才有意义。客观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在解决教育问题时采取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科学、民主决策,才能让教育改革起到积极作用,让我国教育有更好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教育之所以领先,正是因为他们采取这种教育管理模式。事实上,东西方的教育各有利弊,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相互借鉴,既能适应各自的国情,也能顺应时代的需求,任何极端的思维都是不科学的。但愿从这部英国人的纪录片中,我们也能发现些许理性和路径,来推动教育改革朝着更科学的方向迈进。这或许是这次“中国式教学”实验对我国最有价值的启示。材料5:材料5:文化产业结构是指文化经济资源的存量构成和比例关系,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文化产业尽管刚刚起步,但受到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制定“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将近一半省份明确了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有的表述为翻一番或翻两番,比如山东为翻两番,北京、湖北等地为翻一番;有的表述为占GDP的比重,比如浙江、广东等省为5%,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最低为4%、最高为8%。姑且不论文化产业的统计口径是否一致,单就这些规划目标而言,确实是催人奋进的。 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北京和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之和为4012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2.58%。假如按年均15%的速度增长,这5个省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5000亿元。“十二五”时期,如果这5个省份能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到2015年末,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总量就是2万亿元,其余地区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只要每个省份达到385亿元(相当于上海市2008年的水平),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就能够达到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就有可能达到5%。     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目前文化产业各门类区域间的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现象十分突出,既存在于传统文化产业,也出现在新兴文化产业,还体现在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建设上。出版发行、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空间布局不合理,根源在于文化资源的行政配置方式;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的“遍地开花”、“蜂拥而上”,以及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的雷同,根源在于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而造成投资的盲目性。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文化资源是按行政方式配置的,无论是电台电视台,还是书报刊社,以至于文艺院团,从中央到省、市甚至到县都是按行政区划和部门配置的。文化资源的行政化配置方式,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不仅如此,这种体制已演变为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伴随着各地组建门类齐全的文化企业集团,这一状况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所加剧。文化企业规模也普遍偏小,规模以上的企业屈指可数,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均较弱,知名文化品牌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看,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不平衡发展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量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全国的2/3左右;从增加值看,东部占3/4左右。部分地区还存在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当前文化产业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能力较弱,文化产业与数字网络技术融合不够,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导致低技术含量文化产业比重偏大,文化产业增加值率不高;由于原创能力不足、优秀创意少以及技术手段不足,文化产业向市场提供的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精品力作和拳头产品不多,而且,质优价廉的大众文化产品也不能满足需求。材料6:都很想考取公务员,尽管一边纷纷骂官员腐败,还骂他们少作为或不作为。没这个机会了,就找个好公司,都想一进去就当科长,最差也要是主管。然后给自己预订一个三年计划:买车买房子,先解决首付款。但有矛盾,收入没有那么高,开始三四千,撑死五六千,三年要完成这么大的计划显得挺困难,自找不自在。不过房子车子,是面子工程,如果父母那儿无力支持,必须给自己压力,尽早实现,免得被时代所淘汰。除了多加班加点之外,聪明的人,有门道的人,有办法。一般来说,在一个城市生活几十年以上的“土著”,社会关系里头总有少量有权的,有权也许有门路,吃得开,善周旋,好像无所不能,没什么他办不到,于是就利用这些关系资源给自己增加收入。还有参加炒股,碰运气买彩票。一句话,只要是认为可以很快来钱的路数,肯定要去尝试,削尖脑袋去钻。结果,表面上看好像社会有分工,各吃各的饭,实际上形成无形的一张商业网络,很难区分,在这张网络上是黑蜘蛛勤快还是白蜘蛛勤奋。端午咸鸭蛋,中秋节月饼,春季茶叶,年底挂历和大青鱼,一切与时令需要有关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每个人的商品,东手来,西手去,赚一点差价。我认识一个开厂的老板,他厂子不大,几百号人,他跟我讲,人生最难过的不是死了亲人,对于他来说是过节。单说中秋节月饼,差不多从8月初一拨又一拨的推销大军就来了,有的是地方领导给打招呼的,有的是亲戚介绍亲戚、朋友介绍朋友,还有税务上、工商上和消防上的七大姑八大姨,黑道也会派人来推销。每拨上门的人,不管拿与不拿,他都送一份报纸,别人就说我不要报纸,给我干嘛呢。他说,这么多报纸也是像你们这样推销上门的,光地方日报我就订了20份,希望别人拿去看看,或许有用,否则就给收废品的怪可惜了。不过他非常理解他们的推销韧劲儿,因为他要求自己的销售员也要这样做,想像得出他们到商家去有股子销售韧劲。老客户有的来访说,价格上你有优势不假,但你没有质量优势、创新优势,累不累啊?其实这些道理他完全懂,创新和提升是企业的生命力。他给自己不搞创新的理由是,没那时间,也没那兴趣。因为在他们这一个很大的地方,同行业都是维持现状,如果自己停下来投入创新,意味着眼下的市场要被别人挤兑,现有的捞不到,而且,创新也得不到政府实惠,税收它该收收,决不会因为你在创新就给减免,他们要完成年度任务指标,指标是不断按比例增长的。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消息,说美国总统奥巴马透露出一个秘密,美国人在出口中国的芯片中间留了2千多个嵌口。我不是专业者,但有点明白意思是什么,那叫嵌口的东西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估计跟“留一手”意思接近,他们留了一手,不就等于我们就会暴露一手?在他们那里,我们好多凡是要用他芯片的高端武器,不是都像没穿衣服一样裸露?材料7:在社会的剧变下,短暂性的讯息不断袭扰人类的感觉,新奇性的事物不断撞击人类的认知能力,而多样化的选择则不断搅乱人类的判断能力。当人类无法适应这三股联袂而来的变动刺激时,便导致了变动的疾病:未来的冲击。倘若我们能借鉴其中,计划性地去发展全面和谐的社会,则不仅可以避免许多西方过去所遭遇的危机,而且即使我们经济起飞到达先进阶段,也可克服许多未来冲击的危机。工业革命使旧有的许多政治结构为之埋葬,同样的道理,知识革命及其所带来的第三次浪潮的转变,将对全球化下的国家造成相同影响。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提出警告:第二次浪潮的既得利益者和第三次浪潮的开创者的大争战一触即发、以“知识储备”为财富工具的社会将占领战略的制高点、“知产阶级”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托夫勒呼吁我们:人类不只在过渡,而是在转型;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新社会,而是一个崭新文明的再创造。第一题、阅读“给定资料2”,在横线处填入这则资料的小标题。(10分)(10分)要求: 要求:小标题前需注明序号;总字数不超过100字。第二题、“给定资料3”中提到“阅读快餐不及‘正餐’有营养,长期‘吃’势必会造成文化生活的‘营养不良’”,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10分)要求:要求:全面、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250字。第三题、为了引导社会大众正确看待“中国式教学”模式,某报特开辟了“中外教学模式探讨”专栏。假如你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现在报社向你约稿,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该报写一篇题为“放下围观心态 正视中外教学”的专栏文章。(20分)(20分)要求:要求:观点明确,简洁有力;紧扣材料,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有逻辑性;不超过500字。第四题、“给定资料5”反映了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面临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两会期间人大代表,请就此问题整理一份议案供大会审阅。(20分)(20分)要求: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行文格式规范,语言得体;不超过500字。第五题、“给定材料6”中划线句子写着:“人类不只在过渡,而是在转型;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新社会,而是一个崭新文明的再创造。”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40分)要求: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结合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第一题
小标题一,“不读书”是世界问题,中国人不爱读书尤甚;
小标题二,面对繁荣的出版业,我们堪称“有书也不看”的典型;
小标题三,阅读功利化,进一步蚕食了中国人的读书动力。

第二题
这句话是说传统的阅读方式比“快餐式阅读”更加值得坚守,我们必须理性看待“快餐式阅读”。“快餐式阅读”能够快速获得有用信息,扩大知识面,传播新观点,但过于功利的读书目的会让人失去学习、思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会逐渐形成以懒惰、钝化为特点的“浅思维”。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仅会使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退化,乃至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变成没有思想的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引导,通过全社会创建书香社会,坚守传统阅读方式,正确看待碎片化的“快餐式阅读”。

第三题
放下围观心态 正视中外教学
     “中国式教学”实验遭遇了尴尬:英国学生抱怨过于严厉,缺少交流和互动,“被像机器人一样对待”;而中国教师则认为英国学生不守纪律,学业基础较差。
      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外教学模式的差别。“中国式教学”要求学生听话,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是适合中国的升学评价制度的,学生只有听话的学习,才能提高成绩。而国外教学模式同样是针对本国实际的,面临的升学制度不同,教育管理自然也不一样。教育理念认为基于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知识学习才有意义。教育管理实行民主管理,教师、家长有权参与管理、决策。
     中外教育模式各有优劣:“中国式教学”整齐划一的规范式的教育,能适应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就学压力。但过度重视成绩高低,学生有何想法、个性、兴趣、身心是否健康,却不是关注的重点。以牺牲学生的个性、自由思考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渐渐形成趋同性思维模式和服从式人格。而英国的传统基础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能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必须扎实稳步推进,面对中外两种教学模式,坚持相互借鉴,通过对比实验取长补短。


第四题
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议案
文化产业是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时间较晚,面临着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影响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目标不合理:统计口径不一致,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目标难以量化对比。2.门类趋同、同质突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产业园区或基地建设方面,规模普遍偏小,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均较弱,知名文化品牌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3.空间布局不合理:呈现东高西低的不平衡发展态势。4.行政配置方式体制化:按行政方式配置,同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造成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5.思路单一、结构雷同:与数字网络技术融合不够,原创能力不足、优秀创意少以及技术手段不足。
二、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1.科学规划:制定科学产业发展计划,明确统计标准。2.产业创新:因地制宜扩大企业的规模,促进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结合,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3.合理布局:产业政策适当向西部落后地区倾斜,促进全面协调发展。4.体制改革: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文化体制,打破行业壁垒。5.多元发展: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促进多元发展。


第五题
   再造新文明
  “快餐式阅读”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成为年轻一代的主要阅读方式;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中国式教育”模式在全世界产生了影响,受到国外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社会急剧变形,信息成为时代的主题,“知产阶级”成为引领社会发展主流的今天,唯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再造属于当代人的崭新文明。
    以“知识储备”为财富工具的社会将占领战略的制高点,知识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社会不是在过渡,不是在经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调整期,而是在经历“革故鼎新”“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在经历创造全新文明的阶段。为此,不断创新,不断增加社会的“知识储备”将成为再造社会新文明的关键。
    再造社会新文明,政府必须创新发展思路,促进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文化创新力不强,缺少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的尴尬。世界社会新秩序的构建需要中国的积极参与,如果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足,在世界上不能产生广泛的认同,直接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影响着在再造新文明过程中中国力量的发挥。因此,科学规划,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促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中国积极参与新文明构建的基础和关键。
    再造社会新文明,学校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实现自由、全面个性化发展。新文明的构建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靠教育。当前“中国式教学”在国家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就是中国积极参与社会新文明构建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明。但我们当前教育理念依然停留在“分数至上”的阶段,不利于自由思想、独立个体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学术之上”,提升中国教育的办学质量是培养创造新文明人才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结合中西方教育模式,取长补短,促进中国教育改革,是推动再造新文明的必要补充。
    再造社会新文明,民众必须创新生活方式,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储备知识。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文化和思想,谁就能够引领新文明的构建。然而,我们当前国民的阅读现状却令人堪忧,面对繁荣的出版业,我们却成为堪称“有书也不看”的典型,国民阅读数量过少,阅读内容肤浅,将直接导致国民素质难以提高。积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国民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阅读书目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通过开展阅读活动,构建书香社会倡导全民阅读是有效途径。
  “我们不能等风盼雨,我们更要主动出击”,再造新时代社会新文明不是一句空话,不能只动嘴,还要用心,不能只说虚话,还要做实事。只有政府学校等社会各界始终坚持创新的思想理念,深刻认识到当前社会变革的本质,才能推动社会新文明的构建,才能发挥在新文明构建中的中国力量。

说明:“人类不只在过渡,而是在转型;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新社会,而是一个崭新文明的再创造。”出自美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阿尔文·托夫勒的作品《再造新文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45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