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感并非网文独有,它可以泛指文艺作品以独特形象激发受众心灵共振的能力。当我们因

考试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代入感并非网文独有,它可以泛指文艺作品以独特形象激发受众心灵共振的能力。当我们因黛玉焚稿而落泪,因范进中举而心酸时,都不知不觉受代入感支配。同样,能营造代入感的也不只有文字,爱看动画片的小朋友自称小猪佩奇,青春少年通过电影《战狼》体验热血激情,也都源于代入感的力量。最强调代入的莫过于电脑游戏,玩家通过技能、颜值等选择,通过虚拟形象开启一段全新生命旅程。可见,不同文艺形式在不同的感知领域里,均能产生相似的代入感,但互联网却加强了这种感受。网络媒体以高仿真的声、像构造虚拟在场,使身体出席之外的另一种“真实”体验更容易获得人们的理解和接纳。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网络媒体具有多样感官的表达手段B.互联网在代入感营造方面具备很强的优势C.代入感的运用为网络文艺增添了蓬勃生机D.不同文艺形式能够产生相似的代入感

选项 A.网络媒体具有多样感官的表达手段
B.互联网在代入感营造方面具备很强的优势
C.代入感的运用为网络文艺增添了蓬勃生机
D.不同文艺形式能够产生相似的代入感

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入话题“代入感”,并介绍了代入感的含义,接着列举不同文艺形式的代入感。后文通过“可见”后的转折词“但”引出主旨句——互联网却加强了这种感受(代入感),尾句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8507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