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公务员类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练习题库
2022-08-02
49
问题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1)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2)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1)(3)(4)B.(1)(3)C.(3)(4)D.(1)(2)(3)(4)
选项
A.(1)(3)(4)
B.(1)(3)
C.(3)(4)
D.(1)(2)(3)(4)
答案
C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2574745.html
本试题收录于:
文学哲学类 电网题库国家电网招聘分类
文学哲学类 电网
国家电网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宿命论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参验”的认识方法是()提出的。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提出“新闻、旧闻、不闻”的是()A.列宁 B.陆定一 C.毛泽东 D.邓小
“新闻、旧闻、不闻”的观点,属于()的新闻思想。A.列宁 B.陆定一 C.毛
随机试题
[audioFiles]2015m7s/audio_ezfj_005_20153[/audioFiles]
Wearetiredoftalkingabouttheproblemnowit’stimefor______.A、actionB、ac
[originaltext]M:Hello,ProfessorJohnson.W:Hello,Tony.Sowhatshallwewor
“关键期”指发生在生命中某个固定的短暂时期。情绪控制的关键时期约为()A.0-
D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都会提供描述()、()、控制和数据传输的语言成分,
图为一淋巴管瘤患儿,关于此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好发于舌、唇、
成绩效信息失真的原因包括()。A.使用实地调查法采集信息 B.组织内部绩
A.γ-氨基丁酸(GABA) B.去甲肾上腺素(NE) C.5-羟色胺(5-
冠心病患者突感心悸,胸闷,血压为90/60mmHg,心率170次/分,节律不匀齐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