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请

最全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例文:“理想城”聚人气更要聚人心
  从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到法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提出的“光辉城市”,再到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卡勒波特设计的“未来版诺亚方舟”,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巨大的想象空间。而种种设想都离不开“人”的衣食住行和安居乐业,“以人为本”理应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的理念。
  城市让人又爱又恨。“让生活更美好”是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共同向往,然而热爱之余又被日益暴露的“城市病”搅得心烦意乱。由于城市长期“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和管理不到位,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恶化等压力接踵而至,不少城市的发展在“亚健康”左右徘徊。城市并不是钢筋水泥的丛林,而是人们追寻幸福、身心安顿的家园。重视人的真正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才是建设人们心中“理想城”的应有之意。
  理想城市应能舒适便利。电影《疯狂的动物城》中描绘的和谐图景让人印象深刻:河马上班有专属水路通道和风干机,长颈鹿从特制取餐通道顺手拿饮料,列车还有专为啮齿动物设计的迷你车窗。精心规划的设施让每位市民都能有尊严的生活,享受到城市带来的幸福感,而反观我们的现实,公共设施有意无意的排他性,让老幼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群体都难以便利出行。城市人口的激增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只有合理规划,将城市功能分区与交通高效衔接、融合发展,让人性化设施满足不同人群和应急的需求,城市才能在热闹繁华之余井然有序。
  理想城市应具文化吸引。拆除红墙黄瓦的北京,湮没古典园林的苏杭,失去骑楼老街的海口,就像被摘掉名贵宝石的皇冠一般,黯然失色。一些城市由于定位偏差,盲目模仿大都市,力图用求新求异的建筑和生硬的包装博取眼球,折射出其文化底蕴不足、灵魂赢弱的深层矛盾。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印记,湖光山色、历史传说、文化古迹等是城市传递给世人的名片.是居民追求诗意栖居的精神依托。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应将长久的人文积淀束之高阁,而要努力挖掘地方特色,打造独特城市魅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的青睐和向往。
  理想城市应有碧水蓝天。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家产”。近年来,为了快速推进城市化,部分地方政府不惜代价,盲目发展,导致雾霾围城、污水横流。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城市光鲜华丽的地标性建筑形成巨大反差,让居民苦不堪言。“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示,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当政府把尊重自然、和谐发展镌刻入城市定位,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核心,相信广大居民同样愿意践行低碳理念,为蓝天白云、绿树银湾的家乡贡献力量。
  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做到保质保量保人文,人们才能真正迎来有山有水有乡愁的“理想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25372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