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本指孟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

资格题库2022-08-02  27

问题 “韦编三绝”本指孟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

选项

答案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本指孔子勤读《易经》,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在一片片的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题干“孟子”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23939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