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兴起的电子媒体,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

资格题库2022-08-02  29

问题 20世纪兴起的电子媒体,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更是标志着我们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自由和个性化的传播时代。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是对我们视听触角的又一次崭新的延伸。短信、博客、微信、播客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众传播和个体参与结合的互动传播日益普及。       有人说,当前我们已身处自媒体时代,这是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不再有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每个网民都可以参与“关注”和“被关注”。轻易完成信息的获取、生产、分享和传播。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源,这使得新闻自由度明显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这一方面有助于表达自我、信息公开、民主参与和促进热点问题解决。但另一方面也给各种传言、谣言的爆发性扩散和渲染提供了便利。往往“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半个世界”。四、写作题: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60分)       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以“新媒体时代更需独立思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明确,议论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2.总字数800—1000字。

选项

答案

解析 【论点选取1】
       中心论点就是“新媒体时代更需独立思考”,无需自己选取。在“新媒体时代更需独立思考”这一题目中,“更”表示一种递进关系,因此需要将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进行比较,来探讨“更需独立思考”的原因。因此本文建议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论证,即为什么“新媒体时代更需独立思考”。文中要强调新媒体时代的特征,重点写为什么“更需独立思考”。
       材料中提到新媒体时代拥有自由、互动等特征,提示我们面对海量鱼龙混杂的信息,需要独立思考,自主选择。材料还提到新媒体时代为谣言的宣传提供了便利,由此我们不难推出原因,那就是如果缺乏独立思考,会让谣言滋长,造成严重后果。此外,我们也可以从正面思考,在新媒体时代,只有独立思考才有可能创造更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由此得出要点,可作为分论点来布局全文。
       【参考范文1】
       新媒体时代更需独立思考
       “媒介即讯息”——50年前加拿大大众传播怪杰麦克卢汉的“荒谬”理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得到印证。与传统的报纸、杂志相比,如今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不仅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也满足了现代人互动性表达的需要,每一种新媒体的诞生都意味着对我们视听触角的一次延伸。但当我们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各种便利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信息的过剩。面对众多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更需要独立思考来过滤辨别。
       随着新媒体时代内容同质化愈演愈烈,我们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另辟蹊径,实现和提升媒介的真正价值。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表达的权利和机会,今天《战狼2》火了,满屏都是票房最高的头条,当同样的内容严重泛滥时,人们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信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曾经“山寨”的微信推出了新的原创功能才能占据社交平台的半壁江山,“今日头条”以原创文章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摆脱同质化瓶颈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前提,提出新颖正确的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群众、传递信息。
       新媒体时代如果缺乏独立思考,会造成谣言的滋长泛滥,引发社会危机。互联网社会“首发者”很容易就能抢到第一关注点,为了抢时效、抢速度,很多新媒体“无时无刻不刷屏”,却往往忽略了对信息的考证。名人的“被去世”,城市的“被地震”,食品的“被掺假”……各种谣言层出不穷。当我们习惯接受、转发,乐于围观,却懒于输出、思考时,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谣言的传播者,让谣言传散变本加厉。“食盐能抵御核辐射”的网络谣言致使中国群众哄抢食盐,这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闹成国际笑话,损害了国家形象。罗斯福曾说:“唯一值得恐惧的东西就是恐惧本身。”谣言危机带来的负面情绪往往比危机本身更大,它阻碍了事实的证实和澄清。
       每一种新的媒介都在改变我们过去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从“受众靶子”时代到“受众中心”时代的变迁,我们离真相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呢?当我们获取更多选择的时候,不应该被信息“绑架”,更不能迷失心智、放弃操守,需要通过独立思考来实现创新,提高信息的鉴别力,向社会传递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总字数:906字
       【文章分析1】
       本文论点明确,全文围绕“新媒体时代更需独立思考”这一中心论点,并从材料中提炼分论点,谈到新媒体更需要独立思考的两个原因:一是新媒体时代如果缺乏独立思考,会在无形中造成谣言的滋长泛滥,引发信任危机;二是新媒体时代内容同质化愈演愈烈,我们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另辟蹊径实现和提升媒介的真正价值。
       文章开头以传播学中的著名理论和题目中“新媒体时代”这一背景切入,既联系社会现实又自然引出中心论点,采取的背景素材中既有材料案例也有社会经验。主体原因部分,分别采用了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式,讲道理摆事实,多角度论证了论点的合理性,做到了有理有据,议论充分,条理清晰。结尾以精练的语言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
       【论点选取2】
       本题中心论点题目已经确定,是“新媒体时代更需要独立思考”。
       本文可从“为什么”角度来探讨新媒体时代需要独立思考的原因或者意义,材料中谈到新媒体的出现延伸了人们的视觉触角,联系实际我们不难想到新媒体给我们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让人们习惯了盲从附和,这种过度依赖削弱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个人的发展。反之当我们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就能在新媒体时代中得心应手,学习和增长知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两个分论点:一是新媒体时代,人们更缺乏独立思考,容易退化停滞;二是新媒体时代,拥有独立思考能更好地促进智慧的增长。
       【参考范文2】
       新媒体时代更需独立思考
       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特别是对于网络的弄潮儿——青年人,新媒体时代更需独立思考,需要站在历史高度进行思考。
       缺乏独立思考,会陷入信息洪流而迷失自我,变得日益浅薄。在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作为青年主体的80后、90后,正充分地享受着当今时代信息爆炸的成果和传播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商业社会急功近利浮躁喧嚣的巨大冲击。喜欢大而化之、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对复杂深刻、专业性强的内容,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结果丧失了独立的个性,影响了个人的发展,特别是部分青年人也习惯于鹦鹉学舌和拿来主义,盲从、迷信所谓的“先进”“权威”,缺乏自主判断力和创造力。这种状况值得注意和反思。
       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促进智慧增长。所谓思考,就是进行比较深入、周到的思维活动,是从感性向理性的发展。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人们的认识并不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引导人们获得新发现。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的新媒体时代,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以独立的思考实现智慧的增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管哪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我们不能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要有成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
       字数:851字
       改写自《人民日报》(2016年7月25日4版)
       【文章分析2】
       本文立意明确,直接采用“新媒体时代更需要独立思考”这一中心论点。文章开头以事例导入,结合材料内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开头。主体部分谈到新媒体时代更需要独立思考的两个原因:一是现实需要,信息爆炸时代大众需要有思辨性的内容,但我们却习惯盲从和符合;二是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结尾联系当代青年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通过“号召式”的结尾,引起当代青年人的重视。
       全文布局合理,论证充分,对论点充满辩证分析,如第2段先以新媒体时代辩证两面中的优势开头,再以其另一面弊端来得出论点。追根溯源、思想深刻,批判之余还客观分析,指出“不管哪个时代,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触及问题本质,提出思考带来智慧。文章多次使用概括性的社会事实,有理有据,便于理解,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结尾一段语言再以名言警句点题、析题,突出全文中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23930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