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但凡能够存在的,都有其依

最全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风俗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但凡能够存在的,都有其依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沧海桑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制度的更迭,都会促使风俗变迁,有些旧风俗的衰亡犹如新风俗的兴起一样,是自然和社会的新陈代谢,是合理的现象。衰亡的不一定都要复兴,有的不妨任其自生自灭。例如建国初有的少数民族文字已经消亡,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曾经帮助这些民族恢复文字,但事与愿违,不受当地人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学会本民族的文字,走不出家乡,宁可选择学汉字。但是,这种文字既然在历史上存在过,就是一份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需要作为文物保存在历史记忆中,让现代人感知先人的智慧,使其“亡而不忘”。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待风俗B、风俗是一种无法复制的非物质遗产C、风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D、风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应大力保护

选项 A、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待风俗
B、风俗是一种无法复制的非物质遗产
C、风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
D、风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应大力保护

答案 A

解析 文段首句提出“风俗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之后论述了风俗变迁是正常的社会历史现象,衰亡的风俗不一定要复兴,并举例说明;最后又提到需要让已衰亡的风俗残留在“历史的记忆中”。由此可知,文段中心意思是要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待风俗,不盲目地加以保护。A项为文段中心的同义替换,符合题意。B项,“无法复制”在文段中未提及,故排除B项。C项,“多种因素耦合”在文段中未提及,故排除C项。D项,文段强调有些风俗的消亡是合理的现象,不能盲目保护风俗,因此“大力保护”与文段中心不符,故排除D项。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知识点】其他中心理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805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