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

考试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历史悠久,源泉可追溯于古代祭祀活动,随着社会发展,逐步融入商业元素,成为民俗文化+集市贸易的民间娱乐活动。史料记载,现行的庙会雏形最早出现于唐代。庙会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大众化,雅俗共赏,既有高雅的艺术演出,又有喜闻乐见的街头技艺表演,内容丰富,参与性强,许多项目便于市民及游客直接参与互动,符合群众的兴趣与需求。庙会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吃喝玩乐购物一体化,市民可以在逛庙会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庙会文化的:A.经济价值B.风俗特点C.演变过程D.时代内涵

选项 A.经济价值
B.风俗特点
C.演变过程
D.时代内涵

答案 B

解析 文段开篇主要讲述庙会的发展和特点,随后开始讲述“庙会文化”,文段提到“庙会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大众化,雅俗共赏”,之后进行了具体阐述。接着文段又讲述“庙会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吃喝玩乐购物一体化”,之后再次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所以文段主要介绍了庙会文化的风俗特点,对应B项。
A项“经济价值”无中生有,排除;
C项“演变过程”无中生有,文段提到了“庙会”的演变过程,但是没有提到“庙会文化”的演变过程,排除;
D项“时代内涵”也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到,排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768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