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将其归咎于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强调亲子分离,但无

资格题库2022-08-02  42

问题 在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将其归咎于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强调亲子分离,但无论是历史上的走西口、闯关东之类的人口国内迁移,还是下南洋形成的人口海外迁移,都曾产生大量留守儿童。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大量外出经商,其家乡也存在大量留守儿童。而由城市化产生的留守儿童,在近代的浙北、苏北等地也早就初具规模。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呢?这不仅因为其规模日益庞大,更因为乡村社会发生嬗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育人环境。在通往现代化、城市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乡村文化衰落了。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中国乡村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破坏是毁灭性的B乡村社会的衰落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C探讨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仅从个体和家庭层面找原因D历史上有留守儿童却并未产生问题

选项

答案 B

解析 解析
主旨概括题。
文段的第一、二、三句作者谈到了留守儿童问题在不同朝代都存在,第四句通过一个设问句引文段主旨,第五、六句通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即当今社会留守儿童问题与乡村文化的改变有密切联系。即为文段的主旨。
B项即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A项,文段说的是“乡村文化衰落”,不等同于毁灭,故排除;C项是第一句话的复述,概括不全面;D项历史上有留守儿童却并未产生问题,在文中未提。
故正确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722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