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公务员类
据史籍记载,北宋时期,阿拉伯地区的“大食国”曾向朝廷进献一种“白砂糖”。按照当时
据史籍记载,北宋时期,阿拉伯地区的“大食国”曾向朝廷进献一种“白砂糖”。按照当时
资格题库
2022-08-02
57
问题
据史籍记载,北宋时期,阿拉伯地区的“大食国”曾向朝廷进献一种“白砂糖”。按照当时的衡量标准,糖色越白,说明所含杂质越少,制造技艺越精湛,可见在这一时期,阿拉伯地区的炼糖法比较先进。元朝时期,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克·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数量多到惊人。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炼糖技法多记载于史籍游记B.制糖技术在各个时期的标准不同C.国家间的交流促进了制糖技术进步D.“西洋糖”是使用西方技法制作的糖
选项
A.炼糖技法多记载于史籍游记
B.制糖技术在各个时期的标准不同
C.国家间的交流促进了制糖技术进步
D.“西洋糖”是使用西方技法制作的糖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阅读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对应文段第二句和第三句,根据“阿拉伯地区的炼糖法比较先进……元朝时期,一些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将‘树灰炼糖法’传授给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可知,“国家间的交流促进了制糖技术的进步”说法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A项:曲解文意,《马可·波罗游记》中有炼糖技法的记载,但不能说明炼糖技法多记载于史籍游记中。B项:无中生有,制糖技术标准在北宋、元朝、明清时期均相同,衡量标准是糖色越白,说明所含杂质越少,而不是制糖技术标准在各个时期均不同。D项:偷换概念,“西洋糖”是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制作出来的,属于“中国技法”制作出来的糖,而非“西方技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61852.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广西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题库省公务的行测分类
广西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省公务的行测
相关试题推荐
股票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当时中国出现了一批官办与官商合
下表是某地区一次律师资格考试成绩的累积频率分布表,根据此表提供的内容,完成下面问
下表是某地区一次律师资格考试成绩的累积频率分布表,根据此表提供的内容,完成下面问
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在中国战国时代,
如图所示,粮食亩产减少,对人的平均寿命影响最大的时期是() A.东汉
2020年,H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3443.46亿元,较2019年减少2384.
2020年,H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3443.46亿元,较2019年减少2384.
2020年,H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3443.46亿元,较2019年减少2384.
2020年,H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3443.46亿元,较2019年减少2384.
2016年前11个月,江浙地区原煤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约为( )。A.2.
随机试题
胶体颗粒表面的ξ电位在胶体的稳定与凝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面关于ξ电位值的叙述何项
既是合穴,又是八会穴的是A.足三里 B.尺泽 C.阳陵泉 D.悬钟 E.
昭君出塞和亲,对稳固边疆具有积极意义,这一事件发生在()。A.汉朝 B.唐
下列历史事件与主要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安史之乱——安禄山B.三
盼盼,女,4岁,出生在某城市,父亲是某建筑公司技术总监,母亲是一名公务员。虽然家
在工伤事故分类中,按照伤害类别可以划分为( )类别。A.10个 B.15
工作业绩分为()四个档次。A.业绩突出 B.企业有明显发展 C.企业有所发展
风险管理团队正在评估某小企业客户的偿债能力,其应该关注该企业以下( )指标。A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技术开发合同,未约定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甲公司按约支付了研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 )。A.责任成本降低额和责任成本降低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