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

资格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垒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A.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结果B.建筑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见证C.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而对其具体关注会获得更多的美学感受D.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的审美因素

选项 A.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结果
B.建筑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见证
C.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而对其具体关注会获得更多的美学感受
D.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的审美因素

答案 B

解析 “石头写成的历史”出现在文段最后一句,需要结合前文内容进行理解。文段首先介绍了建筑起源于物质生活要求,但随后表明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的情况更多。最后表明,建筑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对应 B 项。
A 项,未提及“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C 项,未提及“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且“审美”“美学感受”无中生有,排除;
D 项, “审美因素”无中生有,排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578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