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是指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

考试题库2022-08-02  25

问题 比德,是指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的道德伦理品格。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包含“比德”自然审美观的是:A.人们总是把风儿比作叹息,那么秋天一定是最多愁善感、小性恼人的姑娘,她不可琢磨,难以讨好B.画家郑板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隐喻自己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C.作者在某小说中称赞生性淡泊、安分守己的少妇“宛如冬梅,风知素韵,霜晓寒姿”D.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碍,有似于水,故知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仁者乐山

选项 A.人们总是把风儿比作叹息,那么秋天一定是最多愁善感、小性恼人的姑娘,她不可琢磨,难以讨好
B.画家郑板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隐喻自己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C.作者在某小说中称赞生性淡泊、安分守己的少妇“宛如冬梅,风知素韵,霜晓寒姿”
D.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碍,有似于水,故知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仁者乐山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1)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2)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的道德伦理品格。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把风比作叹息,并没有体现风的特征,叹息也不属于道德情操,因此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B项,通过描写岩竹扎根山岩,任凭风刮等来赞美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体现了人们的道德情操,符合定义;C项,用冬梅的傲立寒风,迎霜绽放来描写梅花的傲骨,以此来比附小说中少妇的生性淡泊和安分守己,符合定义;D项,知者达于事理、周流无碍,仁者安于义理、厚重不迁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符合定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477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