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爱丽丝*门罗出生于加拿大安大

考试题库2022-08-02  12

问题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爱丽丝*门罗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格姆镇。父亲酷爱写作,母亲身为教师。生活在这样的书香门第,少女时代的门罗就萌生了成为小说家的梦想。19岁那年,门罗还在安大略大学攻读新闻学学士学位时,这位天赋异禀的姑娘就发表了自 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影子的维度》,从此她的创作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婚后数年,门罗 为人妻、为人母之后,仍时时沉浸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之中。人们很难想象,一位少妇如何以柔弱 的身躯,在小说、孩子、书店和琐碎的家务事之间繁忙地周旋。每当门罗回忆起这段艰涩的时光,总忍不住叹息道“真是绝望的赛跑”。万幸的是“良马终遇伯乐”,在加拿大广播公司文学节目制作人罗伯特*韦佛的推荐下,门罗的作品终于有机会被更多读者关注。而立之年,门罗的文学事业逐渐走向辉煌。1968年,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获得了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总督奖。评委会给她的评价是“每每读到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为了完成这部集子,门罗用了整整20年。门罗将目光流连于平凡人的生活,她笔下的人物性格如同大海一样--忧郁、冷漠、孤傲。无论是自叙还是他叙,叙述者总是形而上的、忧郁的,带着远离自己生活的讽刺态度,来描述人生的重大“坍塌时刻”。门罗擅长“打岔”,揸长用旁敲侧击的回旋笔法,为小说中的人物,也为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隙。“有呼吸的空隙,这是门罗短篇小说里最优美的一手。”这种“空隙”不是逃避,也不是故弄玄虚。只要读过门罗的人生经历,便会体会到空隙中流露的恻隐之情。在经历了少女、人妻、人母,走向老年的过程中,门罗已经纯熟于这种处变不惊的节奏,以贴近女性心理的笔触叙述生命的无常,以及由此而来的身心重负。 根据文意,门罗小说中的“空隙”所流露的主要是:A.超越现实的梦想B.髙深莫测的玄思C.悲天悯人的情怀D.虚怀若谷的胸襟

选项 A.超越现实的梦想
B.髙深莫测的玄思
C.悲天悯人的情怀
D.虚怀若谷的胸襟

答案 C

解析 分析文章,门罗小说中的“空隙”不是故弄玄虚的,读者可以从她的作品中体会到恻隐之情,据此可知,B项错误,排除。A、D在文中均未提及,排除。“恻隐”是对受苦难的人表乐同情,心中不忍的意思。“悲天悯人”指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苫的人表示怜悯。最接近“恻隐”所表达的意思,故本题答案为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266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