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公务员类
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明代王夫之的“
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明代王夫之的“
免费题库
2022-08-02
51
问题
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明代王夫之的“知行相资以为用”,从哲学的角度,这里主要强调的是_________。A.物质与意识B.认识与实践C.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D.静止与运动
选项
A.物质与意识
B.认识与实践
C.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D.静止与运动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 项错误,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反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题干未体现,无关选项。 B 项正确,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 标准。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意思是没有听到不如听到, 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理解到,理解到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也就达到了顶点。王夫之的“知行相资以 为用”,意思是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所以题干主要强调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哲学原理。 C 项错误,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各种感官产生的感觉在头脑中产生许多印象,对各种 事物的表面现象有了初步认识。它只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尚未达到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在感性认 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 作过程,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由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理性认识。它同感性 认识有性质的不同,但又互相连贯,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联系起来。题干未体现,无关选项。 D 项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 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 动。题干未体现,无关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21650.html
本试题收录于:
上海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题库省公务的行测分类
上海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
省公务的行测
相关试题推荐
盯着名利干事,难免 ,欲速则不达;盯着责任干事,“不闻掌声”而,才能最终赢得
盯着名利干事,难免,欲速则不达;盯着责任干事,“不闻掌声”而,才能最终赢得掌
盯着名利干事,难免,欲速则不达;盯着责任干事,“不闻掌声”而,才能最终赢得掌声。
充耳不闻隔窗有耳耳聪目明()A.1 B.2 C.3 D.4
关于古代思想家与其思想,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荀子 B.
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明代王夫之的“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
随机试题
Asatrainer,whatexactlymotivatesyoutogetupandgotoworkeachmowing
TheBritishParliamentconsistsof______.A、theHouseLordandtheHouseofCommo
Forthispart,youareallowed30minutestowriteacompositiononthetopicSh
风水(Fengshui)是一门使人与环境达到和谐的艺术,是中国哲学在环境上的反映。Fengshui,anartofharmonizingpeople
[originaltext]M:Talkingaboutillnesses,I’mquitesurprisedtoseethat(6)in
NewYork’sEmpireStateBuildingisaninternationallyknownlandmarkwhich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A.0.707 B.-0.707 C.0.894 D.0.447
主产于宁夏的是A.天麻 B.地黄 C.枳壳 D.杭白芍 E.枸杞子
患者男,10岁。近5年来左侧腮腺反复肿胀,间隔1~2个月发作1次。有助于明确诊断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