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垃圾分类已在多地落地生根。北京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仅三个月,取得厨余垃圾分

admin2022-08-02  23

问题 时下,垃圾分类已在多地落地生根。北京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仅三个月,取得厨余垃圾分出量显著提升、执法检查问题率下降等成果;上海垃圾分类达标率一年来从15%提高到90%;南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覆盖居民逾100万户……从效果来看,垃圾分类正在成为居民生活的新风尚。也要看到,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焚烧、填埋系统仍不完善,一些地方在推广垃圾分类时出现一刀切、走形式的情况,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狭窄胡同如何设置垃圾收集点?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如何照顾上班族需求?大型小区撤桶并点如何避免居民“多跑腿”?这些具体而微的小事,影响着政策的执行效果,关系到群众的满意程度,更考验着精细化治理的能力。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我国需完善垃圾分类“环节”,避免“一刀切”“走形式”B.垃圾分类执行效果良好,成为居民生活的新风尚C.垃圾分类关系到群众的满意程度D.执行垃圾分类考验精细治理能力

选项 A.我国需完善垃圾分类“环节”,避免“一刀切”“走形式”
B.垃圾分类执行效果良好,成为居民生活的新风尚
C.垃圾分类关系到群众的满意程度
D.执行垃圾分类考验精细治理能力

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到垃圾分类在多地落地生根,紧接着列举北京、上海和南宁垃圾分类的例子体现其效果良好。紧接着提出问题,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焚烧、填埋系统仍不完善,一些地方在推广垃圾分类时出现一刀切、走形式的情况,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最后通过宏观指代词“这些”总结文段,强调垃圾分类考验着精细化治理的能力。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097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