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是一种低能见度天气现象,雾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汽达到并超过饱和状态产生凝结或凝华的

题库2022-08-02  22

问题 雾是一种低能见度天气现象,雾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汽达到并超过饱和状态产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霾也是一种低能见度天气现象。霾现象的本质就是气溶胶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污染。通常情况下,自然界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直径在10微米以下,肉眼不能分辨。因此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在特定的大气条件下(如微风、逆温等稳定大气状态下)。如果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过多的污染物质,使空气中的气溶胶不断在某一区域聚集致使其浓度过大,产生可见的光散射作用,人们就能感觉到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当其严重到一定程度,即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就形成霾。因此,霾的形成需要较为稳定的大气条件和较高的气溶胶浓度。从以上材料不能推出的是:A.雾和霾都是低能见度天气现象,在本质上两者大体相似B.雾和霾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条件显著不同C.雾是液滴,霾是气溶胶,二者的物理状态不同D.霾离不开细微的悬浮颗粒,雾形成时空气中水汽起关键作用

选项 A.雾和霾都是低能见度天气现象,在本质上两者大体相似
B.雾和霾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条件显著不同
C.雾是液滴,霾是气溶胶,二者的物理状态不同
D.霾离不开细微的悬浮颗粒,雾形成时空气中水汽起关键作用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由“雾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汽达到并超过饱和状态产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霾现象的本质就是气溶胶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污染”可知,雾和霾虽然都是低能见度天气现象,但二者的本质却是不同的,“大体相似”不符合文意。B项,对应文段“雾的形成过程就是……”和“霾的形成需要……”由此可知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条件不同,符合文意。C项,由文段“雾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汽达到并超过饱和状态产生凝结或凝华的过程”可以得知雾是液滴;由文段“霾现象的本质就是气溶胶污染”可以得知霾是气溶胶,符合文意。D项由“雾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汽达到……”和“霾现象的本质就是气溶胶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可知,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gongwuyuan/12088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