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一书中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库里面的粮食多了,人们从

题库2022-08-02  34

问题 《管子》一书中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库里面的粮食多了,人们从缺衣少食的情况中解脱出来,获得富足与幸福。“自然”会知荣辱懂礼节。这个道理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物质与精神,物质是基础,精神的提高,离不开物质发展。然而这又不是绝对的。司马迁《史记》引用《管子》这句话,讲“则”改成“而”,一字之差,说明一方面要注重物质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千万留意:物质变精神并非自然而然,而是需要条件的,需要做好全社会的教育工作。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物质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精神建设B.司马迁改进并发展了《管子》的观点C.精神文明必须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D.物质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

选项 A.物质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精神建设
B.司马迁改进并发展了《管子》的观点
C.精神文明必须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
D.物质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

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一道意图判断题,解题思路是找重点,判断意图。
作者一开始通过引用管子的话,并解释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的合理性。接着作者又通过“然而”转折关联词提出这一观点“又不是绝对的”。转折之后是重点,转折之后作者指出“物质变精神并非自然而然的”,并提出对策:要主动加强教育工作和精神建设。而A项正是原文同义替换的一个对策选项。所以答案选A。
B项不是文段要强调的重点。C项是转折前的内容,不是重点。D项错误,原文并没有强调两者相辅相成的作用,把两者之间的协助关系放大了。
因此,选择A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7992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