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方法及运用时的要求。

admin2022-08-02  34

问题 论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方法及运用时的要求。

选项

答案

解析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有:
(1)说服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明确目的性。说服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符合需要,切中要害,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切忌一般化、空洞冗长、唠叨。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发,获得提高,所选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力求生动有趣、喜闻乐见。
③注意时机。说服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花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取决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拨动学生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④以诚待人。教师的态度要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只有待人以诚,才能叩开学生心灵的门户,使教师讲的道理易被学生所接受。
(2)榜样法。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我们应根据时代需要和学生实际,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获得明确前进的方向与巨大动力。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力量,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榜样;了解所学习榜样的身世、艰苦奋斗的经历、伟大卓越的成就、崇高光辉的品德,特别是了解那些感人至深、令人敬佩之处,使他们在心灵上对所学榜样产生惊叹、爱慕、敬佩之情。
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动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3)锻炼法。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坚持严格要求。有效的锻炼有赖于严格要求,进行任何一种锻炼,如果不严格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而是马马虎虎,那就会搞形式主义,不可能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
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内心感到锻炼是必要的、有益的、有价值的,他们才能自强不息,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获得最大的锻炼效果。
③注意检查和坚持。良好的习惯与品德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锻炼过程。前紧后松,一曝十寒,时冷时热,都无益于品德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锻炼,要强调自觉但又不能放松对他们的督促、检查,还要引导他们长期坚持下去。
(4)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创设良好的情境。这种情境包括:美观、朴实、整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尊师爱生、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校风。
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陶冶学生,不仅与教师对学生的说服教育不矛盾,而且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情境的陶冶作用,则不能只让创设的情境自发地影响学生,还需要教师配合以启发、说服。
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良好的情境不是固有的、自然存在的,需要人为地创设。但这决不能只靠教师去做,应当组织学生为自己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情境。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表扬一般可分为赞许和表扬两种方式,赞许是教师对学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表示或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奖励一般包括下述几种: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几种处分。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做到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奖励与处分一定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不主观片面,不讲情面。
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奖惩由少数人决定,难免主观武断,出现差错,得不到群众支持。只有发扬民主,听取群众意见,才能使奖惩公平合理,富有教育意义。
③注重宣传与教育。进行奖励与处分,都是为了教育和提高学生,不只是教育被奖惩者,也是为了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所以要有一定形式与声势,在一定范围内宣布,并通过墙报、广播、橱窗等加以宣传,以使收到更好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7313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