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及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资格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试述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及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选项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
(1)原型定向阶段。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阶段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阶段。在本阶段,教师要准确地讲解心智活动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执行顺序,并示范如何应用这种心智技能来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教学,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活动的一种认识,该认识可以调节以后的实际活动,因此是实际活动的内部控制机制。
(2)原型操作阶段。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在本阶段,教师要求学生以展开的方式,按心智技能中各动作要素的特定顺序来练习每一个动作,并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练习,以提高心智活动的概括性。练习时,还应要求学生用言语来标志、组织正在进行的活动,为以后向更高阶段的内部言语转化打下基础。
(3)原型内化阶段。所谓原型内化是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划分为三个小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在本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可颠倒。教师还应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练习,使学生的活动方式能够进一步概括化,适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总之,依据心智活动是实践活动的反映这一观点,任何新的心智技能的形成,在原则上必须经过上述三个阶段才能实现。不过,分阶段练习的要求只是针对心智技能中新的、主体未经掌握的动作成分来说的。如果某种心智技能,其动作成分是由主体已掌握了的一些动作构成的,则此心智技能的形成就可利用已有动作经验的迁移得以实现,不必按前面提到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基本阶段进行严格训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7207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