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避是指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为了实现利己的目的,故意制造或改变构成法院地

考试题库2022-08-02  32

问题 法律规避是指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为了实现利己的目的,故意制造或改变构成法院地国冲突规范连结点的具体事实,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对其不利的准据法而使对其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适用法》及其司法解释,下列关于法律规避的哪个判断是正确的?A.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规避外国法的强制性规定,我国法院应认定该行为属于法律规避B.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规避我国法律的任何规定,我国法院都应认定该行为属于法律规避C.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规避中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我国法院应认定该行为属于法律规避D.我国法院无权用法律规避为由排除国际条约的适用

选项 A.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规避外国法的强制性规定,我国法院应认定该行为属于法律规避
B.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规避我国法律的任何规定,我国法院都应认定该行为属于法律规避
C.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规避中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我国法院应认定该行为属于法律规避
D.我国法院无权用法律规避为由排除国际条约的适用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律规避,为基础考点。我国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12月颁布的《适用法律适用法解释(一)》第9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涉外民事关系的连结点,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应认定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据此,本题选项AB错误、C正确。第7条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援引尚未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效的国际条约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该国际条约的内容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除外。”由此可以看出,若当事人合意选择的国际条约在内容上违反了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院仍然有权以法律规避为由排除该国际条约的适用,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854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