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民事行为中,哪些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A.甲醉酒开车撞伤乙,大约造成

最全题库2022-08-02  26

问题 下列民事行为中,哪些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A.甲醉酒开车撞伤乙,大约造成乙损失20万元,对此甲负全责,乙不想打官司,遂告知甲,若甲赔偿自己20万元,就不去报案B.珠宝商甲误将某赝品作为真品出卖给乙C.甲为向乙求婚而购买钻戒一枚,后求婚遭到乙拒绝D.甲为了避免房屋被债权人强制执行,找乙帮忙,假装将房屋卖给乙。甲、乙最终达成书面协议,并完成过户登记

选项 A.甲醉酒开车撞伤乙,大约造成乙损失20万元,对此甲负全责,乙不想打官司,遂告知甲,若甲赔偿自己20万元,就不去报案
B.珠宝商甲误将某赝品作为真品出卖给乙
C.甲为向乙求婚而购买钻戒一枚,后求婚遭到乙拒绝
D.甲为了避免房屋被债权人强制执行,找乙帮忙,假装将房屋卖给乙。甲、乙最终达成书面协议,并完成过户登记

答案 BD

解析 意思表示瑕疵分为意思表示不真实和意思表示不自由,其中意思表示不真实分为有意的不真实(真意保留、戏谑行为、虚伪表示、隐藏行为)与无意的不真实(重大误解),意思表示不自由包括欺诈、胁迫、合并为显失公平。A选项不构成胁迫,更谈不上意思表示不自由。胁迫的不正当性包括三种:目的不正当、手段不正当和目的与手段结合不正当,乙的行为不构成胁迫。因为乙的威胁手段与目的均具有合法性,且彼此具有牵连性,二者的结合具有正当性,因此A项不选。B选项构成重大误解,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当选。C选项,重大误解须为对法律行为所形成之法律关系的要素错误,即对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发生错误;而狭义的动机错误,不属于重大误解,不当选。D选项属于虚伪表示,根据《民法典》第146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甲乙行为属于虚伪表示,在当事人之间因无受其拘束的意思,故虚伪表示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D选项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853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