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真题)下列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考虑情节)?A.甲长期用

admin2022-08-02  34

问题 (2017年真题)下列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考虑情节)?A.甲长期用高倍望远镜偷窥邻居的日常生活B.乙将单位数据库中病人的姓名、血型、DNA等资料,卖给某生物制药公司C.丙将捡到的几本通讯簿在网上卖给他人,通讯簿被他人用于电信诈骗犯罪D.丁将收藏的多封50年代的信封(上有收件人姓名、单位或住址等信息)高价转让他人

选项 A.甲长期用高倍望远镜偷窥邻居的日常生活
B.乙将单位数据库中病人的姓名、血型、DNA等资料,卖给某生物制药公司
C.丙将捡到的几本通讯簿在网上卖给他人,通讯簿被他人用于电信诈骗犯罪
D.丁将收藏的多封50年代的信封(上有收件人姓名、单位或住址等信息)高价转让他人

答案 BC

解析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日常生活不属于“公民个人信息”,故A选项错误。
基于业务原因而获取的病人姓名、血型、DNA等资料,属于“公民个人信息”;乙将其非法卖给他人的行为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故B选项正确。
通讯簿上记载有他人的联系方式,属于“公民个人信息”;丙将其非法卖给他人,并被用于犯罪的,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故C选项正确。
对于50年代的信封,虽然存在收件人姓名、单位或者住址等信息,但是经过50年,相关人员可能已经死亡,相关信息已经发生变化,这种记录很难符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因此不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故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712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