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车上,甲看中乘客乙价值5000元的手包,在公交车到站准备开门的时候,夺过手

题库2022-08-02  27

问题 在公交车上,甲看中乘客乙价值5000元的手包,在公交车到站准备开门的时候,夺过手包就跑下车,乘客乙追着不放,好心的乘客丙也帮忙下车追赶甲。跑出200米后,甲拿起旁边水果摊的水果刀威胁丙“再过来我就不客气了”。丙毫不示弱,拼死抢回了乙的手包。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的行为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第269条),但不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B.甲的行为仅构成抢夺罪(第267条第1款),因为后续的暴力行为并没有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结果,不能转化为抢劫C.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D.甲的行为仅构成抢劫罪,系携带凶器抢夺(第267条第2款)

选项 A.甲的行为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第269条),但不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B.甲的行为仅构成抢夺罪(第267条第1款),因为后续的暴力行为并没有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结果,不能转化为抢劫
C.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D.甲的行为仅构成抢劫罪,系携带凶器抢夺(第267条第2款)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抢劫罪的行为形式、加重犯。
(1)在甲实施抢夺行为当时,身上并未携带水果刀,故不属携带凶器抢夺。也未对乙实施人身暴力或威胁,故不属普通抢劫。只属于一般抢夺行为。
(2)抢夺之后逃跑途中,其为了抗拒抓捕,而以水果刀实施威胁,系“当场以暴力相威胁”,符合《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系转化型抢劫,构成抢劫罪。转化型抢劫的成立,并不需要暴力造成轻伤结果,只要暴力、威胁足以压制人反抗即可。
(3)在加重犯上,抢夺行为虽发生在公交车上,但转化型抢劫的成立,以实施暴力、威胁为着手实行。本案暴力发生在公交下,没有发生在公交车上,不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690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