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甲乘坐火车期间,与对面座位旅客乙(女,18岁)搭话后相识。后甲趁

免费题库2022-08-02  29

问题 2018年5月,甲乘坐火车期间,与对面座位旅客乙(女,18岁)搭话后相识。后甲趁乙上厕所之机,将她堵在厕所内并把门反锁,用匕首指着乙,让乙交出现金1800元及价值2700余元的一部手机,装在自己口袋内。后甲被诉至法院。刘法官认为,甲行为不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因为在火车的厕所抢劫,危害不大,不应当适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刑罚,否则与刑法意图不符。黄法官则认为,火车的公共厕所属于“火车",而“火车"属于法律规定的“公共交通工具",应当适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刑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刘法官进行了价值衡量,黄法官没有进行价值衡量B.刘法官的解释属于目的解释,黄法官的解释属于体系解释.C.为了实现法的可预测性,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文意解释"优先D.刘与黄法官的争议表明,规范与事实之间存在紧张关系

选项 A.刘法官进行了价值衡量,黄法官没有进行价值衡量
B.刘法官的解释属于目的解释,黄法官的解释属于体系解释.
C.为了实现法的可预测性,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文意解释"优先
D.刘与黄法官的争议表明,规范与事实之间存在紧张关系

答案 ABC

解析 法律解释的过程就是法律人进行价值衡量的过程,无论刘法官还是黄法官,都进行了价值衡量,故A项错误。刘法官探求的是法律本身的目的,属于客观目的解释;黄法官则主张按照一般的、日常的用法来解释,属于文意解释。体系解释则是指联系法律条文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故B项错误。为了实现法律的可预测性,一般情况下应当遵循:“文意解释、体系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客观目的解释”的顺序,但特定情况下也可调整,故C项错误。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并不一定能完全对应起来,存在“缝隙”,即“紧张关系”,故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678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