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从业资格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5岁,硕士学位,已婚,公务员。 案例介绍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5岁,硕士学位,已婚,公务员。 案例介绍
练习题库
2022-08-02
43
问题
案例七: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5岁,硕士学位,已婚,公务员。案例介绍:半年前的一天,求助者听说自己的一位中学同学因婚姻问题跳楼自杀了,感到非常震惊。随后有一次站在窗前无意中想到自己要是跳下去会怎样,但马上意识到自己这么想实在是太可怕了!连忙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这样想,自己有家有业,怎么能有这样可怕的想法呢?这事就这样过去了。但从此以后,求助者每到窗前都非常紧张,担心自己一冲动,就会从楼上跳下去,做了傻事。这种想法像着魔一样时不时地冒出来。现在求助者无论在哪里,只要在窗前就感觉很紧张,因此尽量避免不去窗前。求助者有时也觉得自己应该不会跳下去,自己不该这样紧张,很想控制住自己,但始终控制不住。求助者内心非常烦恼,痛恨自己,焦虑不安,难以入睡。白天没精神,无心工作,近来在工作上还出现了几次明显失误,受到领导批评。经常与同事闹矛盾,也不主动关心父母。在家人的劝说下主动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较为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认真细致,谨小慎微。以往工作能力强,勤奋努力,已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在本案例咨询中使用了阳性强化法,对该方法理解正确的包括( )。多选A. 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B. 强化物必须是物质的C. 对行为结果进行正强化D. 阳性强化需适时适当
选项
A. 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
B. 强化物必须是物质的
C. 对行为结果进行正强化
D. 阳性强化需适时适当
答案
A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是建立、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或矫正方法,又称“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注意事项包括:1. 目标行为单一具体,阳性强化法要改变的行为应该单一、具体,非常明确,保证强化物对该行为的强化,如果有多个目标行为要改变,需要一个一个进行,不可同时开展;2)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对目标行为的强化,应该在行为出现时进行,不可提前或错后。强化的强度,也要适当,不可过大或过小;3)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haiku.com/congyezige/651201.html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题库心理咨询师分类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心理咨询师
相关试题推荐
相传,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族人与邻人争宅基,两家因之成讼。族人驰书求助,张英却回诗一
相传,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族人与邻人争宅基,两家因之成讼。族人驰书求助,张英却回诗一
康某是甲国驻华使馆的官员。与康某一起生活的还有其妻、其子(26岁,已婚)和其女(
《折狱龟鉴》载一案例:张泳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遂使讯之。云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一
案例六: 一般资料:郭某,女性,32岁,无业。 案例介绍:郭某由母亲强行带来
案例一(9): 心理咨询师: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确实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您丈夫有出轨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0岁,国企职员。 案例介绍:近几个月来,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一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已婚,会计。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3
随机试题
Thesecretaryandheadmasteroftheschool______presentatthemeeting.A、were
EnglishSynonymsThegradualincorporation
回扣()反倾销()[br]分期付款购买()整批销售()O、M
Live-inCaregiverTermsofEmployment:Permanent,
Thephrase"Americandream"generallyreferstothehopesonehasforhisow
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苏中地区文献中心()成立。A.1998年3月份 B
A.第二产程停滞 B.活跃期停滞 C.正常产程 D.活跃期延长 E.潜伏
人体内每种细胞的表面都有一层独特的含糖外衣。细胞之间进行相互作用时,比如细菌和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 )。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纵向的财产关系
(2015年真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和销售高档化妆品。2020
最新回复
(
0
)